今天r妈妈来陪娃过最后一天,r情绪依然不稳定,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要离开的焦虑吧,因为傍晚他们离开的时候,嘟嘟也十分失落,趴在我身上不说话也不动,不过r反应很剧烈,不仅动不动就“撩”晨(然后被打),在妈妈说到今天最后一天时,还攻击妈妈。
不过上午他则是一直黏着妈妈,我的猜测是原本妈妈说的是今天最后一天,但是昨天反抗之后,妈妈答应要再商量,于是他又燃起了希望,所以黏着妈妈“讨好”妈妈——实际上内心是不确定的。
下午捏蜂蜡之后,当妈妈叫他去收拾的时候,他爆发了,开始攻击妈妈,最后我实在看不过去了,把r拎到一旁,想要帮他处理情绪,遗憾的是妈妈退缩了,结果最后整个关注点就跑了,r和妈妈抱在一起,看起来似乎问题解决了,可是之后r的表现却让我意识到他刚才的卡点没有过去,而这一点让他的不确定感增加了,这掩盖在他的“嗨”的底下。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孩子总是会故意搞怪或者总是笑,因为他有太多不确定了,由此,我开始思考晨的焦虑和不安,以及敏感和攻击性来源于哪里,这是我学习理解晨的开端吧。
r离开了,嘟嘟不适应我也不适应,几个月的相处,不管开心还是冲突,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彼此,突然的分开仿佛重生一样的痛,我不能让孩子去承担,所以明天我需要守住节奏,自己稳住,孩子慢慢地也就回来了。
在接收r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晚上晨和嘟嘟出门扔垃圾,回来的时候嘟嘟是哭着进门的,原来嘟嘟看到了什么但不愿意告诉晨,结果晨打他了。在和晨聊到r的“叨叨念”时,我告诉晨,别人送出来的不好听的话我们不收,那么他就送不出去了,我问他别人送我们就要收吗?他说要收,那一刹那我喉咙口堵着一句话:收到什么就吐出来什么······
所以r就是吸收了很多负面的情绪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