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团队之己见

作者: Nelly_li | 来源:发表于2018-11-11 22:59 被阅读0次

          最近《赋能》一书在公司内部掀起了热潮,每个leader都被授予一本书,并且要求阅读。其实,我认为管理者还少了一步,应该要求每一位leader在一个时间内读完,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再过一段时间再要求每一位leader写写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心得,才能有实际的意义。可能很多人觉得很可笑,现代的先进管理理念中还需要这种传统的学校式教育吗?可是,我恰恰认为现在的企业需要“反璞”。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百度上曾经有这样的帖子从各方面对70、80、90三个年代的人做对比,其中一个关于工作的方面是:70后是工作狂、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中国改革开放以后,70后面临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小时候经历的艰辛和苦难造就了这一代人坚韧而勇敢的性格;80后是第一代享受安逸的孩子,从小家庭物质生活比较丰富,除了尚未完全发展的农村孩子,城市长大的孩子基本不知道何为人间疾苦,所以这一代人普遍开始呈现个性自我,活得比较洒脱;到了90后就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工作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关键,实现金钱的方式有很多种,互联网开创了更多的生活空间给他们。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中间力量基本是80-90后,他们很多人是浮躁的,互联网给他们灌输了很多的知识,开拓了思维,因此,前辈们走过的路、吃过的亏、总结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在互联网上敲敲键盘就能全部看到,然后在实际工作中就能说得头头是道,并且认为自己就是行业专家,然后真正开始实施时,就会发现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而且效果总是难以实现。所以,我把曾经的80后下属定论为:眼高手低的一辈。而且很多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结论。所以,我在文章的第一段写到,如果网联网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做到吸收真正有经验的管团队,希望自己培养出一个有效的、有作战力的团队,那么请你静下心来做一个全能的教课老师,千万别做校长!这样,你才能打造一个你想要的团队。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他所创造的最令图自豪的东西是他所打造的团队!

          真正伟大的成功,是一群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协同工作的结果。英国海军上将霍雷肖.纳迩逊在1805年海上对战法德联军时取得关键性的胜利,其做法是:在其所统领的组织中培育一种文化,组织中所有的个体都有主动性并且能够进行关键性的思考,同时反对简单的执行命令。关键词:组织、文化、个体、主动性、能够进行关键性的思考、反对简单的执行命令。我曾经带领的13人的小团队,是我一生的最骄傲的组织。我们的组织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协同工作两年,创下了很多的第一。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每一个“第一”。那时,我们的组织所在在组织培养的就是一种叫做“竞争”的文化。每一个小组织的leader都会主动的去思考如何带领自己的组织争取最好的工作表现、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动性、并组织每一个人学会思考,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那里工作的两年里,我以我的团队而成名,以我的团队而骄傲,也是我的团队给了我走管理路线的信心。

          无独有偶,在开始阅读《赋能》这本书之前的两天,我还在跟我现在的团队领导提到打造以他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的建议。我个人认为,目前所在的公司,最高领导者需要培养3-5人作为他的核心骨干,这些人必须能够充分理解他的思想和目标,彼此在很多事情上达成一致共识,然后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地执行。这个小团队的成员必须是:目标一致、主动性强、能独立思考且解决问题。这些要求听起来很理想、很完美,可是落地的时候却非常的艰难。但是,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艰难任务,只是管理者有没有用心去打造团队的的问题。就如我开场第一段提到的办法,也许很传统、也许有些人觉得很可笑,但是,现在有一个活跃在很多企业高层的组织,叫做:致良知四合院。其口号是“讴歌中华文化的伟大力量,助推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提倡“知行合一”要求我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很多企业的管理人给企业的管理层报了这个学习班,每个成员的费用是非常高的。在这个组织里,要求学员反复阅读文章并进行背诵,并要求写读后感、实践感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觉得太形式化或者很可笑,大多敷衍了事。但是,在坚持一段时间后认为时间工作中的指导意义非常大,慢慢的,学习这里的知识成为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慢慢的、慢慢的,这个团队的每个人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达成了一致,做事风格趋于协同,团队的战斗力增强,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更多。因此,团队的打造需要用对方式和方法。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认真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如何才能打造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造团队之己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gf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