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温经典
品读经典:柳梦梅8

品读经典:柳梦梅8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1-02-18 07:04 被阅读0次
品读经典:柳梦梅8

追溯汤显祖一生的奋斗历程,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冲突,一直未在他心中消停过。49岁那年,他辞官归故里,面对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贤愚不分的浑浊官场,他满怀深深的失望与不满。就在那一年,他奋笔疾书写成了《牡丹亭》。这部作品,表面上在言情,实则不然。对于一个历尽沧桑的文人而言,他已不再会单纯地记述一个爱情故事。他于宦海中沉浮大半生,深厚的生活积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赋予了《牡丹亭》更深刻丰富的内涵,使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牡丹亭》,同时也带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品读经典:柳梦梅8
讽刺科考——柳梦梅·人物形象之意义探幽·作者创作动机之探究

柳梦梅的科考经历,成为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他的科考成功,也折射出作者高中榜首的愿望。但是作品在表达这一愿望时,更多的是对科举制度不公的揭秘和冷嘲热讽。柳梦梅出身旧族,是柳宗元的后代,“二十出头,智慧聪明,三场得手”。

汤显祖亦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便被视作神童,极被看好中进士。汤显祖在柳梦梅的出身说明中,融入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汤显祖虽然家学渊源深厚、基本功扎实,但是两应春试都未及第;柳梦梅也在后来的科考中,迟迟不能得中进士,只能感叹时运之不济。两人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怀瑾握瑜而不见重于朝廷,真有卞和献玉之悲。

品读经典:柳梦梅8

在《谒遇》一出中,有一段柳梦梅与苗舜宾的对话:“(生)禀问老大人,这宝来路多远?(净)有远三万里,至少也有一万多程。(生)这般远,可是飞来走来?(净笑介)那有飞走之理。都因朝廷重价购求,自来贡献。(生叹介)老大人,这宝蠢而无知,三万里外,尚然无足而至;生员柳梦梅,满腹奇异,到长安三千里近,则无一人购取,有脚不能飞!”对比鲜明,爱憎尽显。

朝廷广购“饥不能食,寒不可衣”的奇珍异宝,却对人漠然置之,汤显祖运用对比之法,对封建王朝只看重珠宝之购求而不重视人材的态度,予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

品读经典:柳梦梅8

相关文章

  • 品读经典:柳梦梅8

    追溯汤显祖一生的奋斗历程,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冲突,一直未在他心中消停过。49岁那年,他辞官归故里,面对是非颠...

  • 品读经典:柳梦梅10

    讽刺政事——艺术与现实·作者创作动机之探究·作品主旨之探微 在《牡丹亭》中,除了叙述柳、杜二人的故事外,我们还可以...

  • 品读经典:柳梦梅9

    柳梦梅最终接受了朋友的劝告,去向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求助以换取功名,借“混名打秋风”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年...

  • 品读经典:柳梦梅11

    折射理想:作者创作动机之探究·作品主题之探微·潜意识与白日梦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作品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

  • 品读经典:柳梦梅12

    品读经典栏目:汤显祖《牡丹亭》之人物柳梦梅(结篇) 2021年春节的闲暇,重温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想...

  • 品读经典:柳梦梅1

    且让我在有限的浮生里,尽享这半日春光的闲暇;且让我在汉江之畔的浮光里,欣赏这一缕东风吹绿的两岸柳丝。昔日青春岁月,...

  • 品读经典:柳梦梅2

    明代的王思在《批点与名堂<牡丹亭>序》说道:“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柳梦梅的痴情在作品一开头的改名缘由中...

  • 品读经典:柳梦梅3

    在《幽媾》中,杜丽娘因柳梦梅在梦中的忘情呼声而“告过了冥府判君,趁此良宵,完其前梦”。来时,还听到他喊着“我的姐姐...

  • 品读经典:柳梦梅7

    梅开是爱,梅落成诗。思念如水,流到深处是无声。给予爱的灵魂,以默默供养。世间最美丽的花,是柳梦梅之花,绽放于寂静欢...

  • 2019-12-09

    柳梦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经典:柳梦梅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jw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