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的王思在《批点与名堂<牡丹亭>序》说道:“杜丽娘之妖也,柳梦梅之痴也……”柳梦梅的痴情在作品一开头的改名缘由中已初现端倪。在作品后来的第五十三出《硬拷》中,柳梦梅的佣人郭驼见其被杜宝吊打而大呼:“可怜,可怜!是斯文倒吃尽斯文痛,无情棒打多情种。”这番可怜柳梦梅的话却准确地概括了柳梦梅乃是人间痴情种,而“痴情”正是柳梦梅最典型的性格特征之一,作品有不少的出目细节,表现了柳梦梅的一往情深。

在第十出《惊梦》中,杜丽娘感春伤怀,梦遇柳梦梅。柳梦梅折柳索诗,直接对杜丽娘呼出“咱爱杀你哩!”“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拾画》中柳梦梅卧病梅花庵,游园之时有幸发现一檀香匣子,开盒而见杜丽娘真容,貌美如花,被柳梦梅当做了观世音像。《玩真》中,开匣展画,对着画像“恁横波,来回顾影不住的眼儿睃”。“是嫦娥,一发该顶戴了。问嫦娥折桂人有我?可是嫦娥,怎影儿外没半朵祥云托?树皴儿又不似桂丛花琐?不是观音,又不是嫦娥,人间那得有此?”又观音又嫦娥,似仙子非仙子,曾在哪里见过一般。看到那一首绝句:“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两句诗耳熟,“敢则是个梦魂中真个?”原来画中人即为梦中人。他提笔对曰:“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些春在柳梅边。”爱杜丽娘之美貌,却更爱其才华,杜丽娘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不由地令柳梦梅声声直呼:“美人,美人!姐姐,姐姐!”还“少不得将小娘子画像,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赞之”。已知画上美人非天上仙子,却似求神般日夜拜赞,如此举动,活现了一个傻傻的痴情男子。

《魂游》一出,杜丽娘已死三年,魂游之时自言:“只为痴情慕色,一梦而亡。”慕谁?自然是同样痴情的柳梦梅。被那边厢的沉吟叫唤之声:“俺的姐姐啊!俺的美人啊!”所吸引,觉得“那声音哀楚,动俺心魂”,便进入其房,方觉他所叫的乃是自己的真容,而且有和诗一首,方知晓眼前书生正是梦中执柳之人。柳梦梅的痴情生生地招来了女魂杜丽娘,倘若没有这一声声深情的、发自肺腑的呼唤,又怎会引来下文?(精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