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政事——艺术与现实·作者创作动机之探究·作品主旨之探微
在《牡丹亭》中,除了叙述柳、杜二人的故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个无关爱情的故事。用了大约十出的篇幅讲述了李全夫妇作乱和杜宝平乱之事。这也是柳梦梅在《圆驾》这出中用来嘲讽杜宝的一个例证。李全这样的人物形象,在现实中几乎不能找到原型,我们可以认为这个人物完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那作者为什么会花大量笔墨来叙述游离于主体情节之外的故事呢?
品读经典:柳梦梅10这一段故事情节大体是这样的:杜宝因平定有功而被封为平章军国事。但看杜宝释围的方法,他无法战胜李全,而是掌握了李全怕老婆的弱点,向李全老婆行贿,许以重金加给其封号,这样一来李全顺从妻子同意下降表。汤显祖不会凭空插叙此事,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讽刺时事。故事的人物虽为虚构,但故事本身却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品读经典:柳梦梅10当时蒙古进攻,边疆将领王崇古、吴兑、方逢时主张向蒙古首领俺答的三娘子行贿来进行招降,宰相张居正支持这种做法。俺答甚宠三娘子,朝廷就以此下手,不仅赐俺答妻三娘子大量彩衣、棉布,还封她为“忠顺夫人”。采用了这个手段,明朝与蒙古建立了平等友好关系,出谋划策的王崇古加官进爵。这种做法实非一大国之举,汤显祖借柳梦梅之口“你那里平的个李半,则平的个‘李半’……你则哄的各杨妈妈退兵,怎哄的全?”暗讽了明朝政府的投机取巧、应战无能。
品读经典:柳梦梅10作品中在讲述科考时,我们可以发现科考的题目与现实紧密联系,问的是采用和、战、守三者中的哪种办法来应对金兵的动摇。这实际上也是暗指朝廷如何应对日本的问题。柳梦梅回答:“生员也无偏主,天下大势,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战;可战,可守,而后能和。如医用药,战为表,守为里,和在表里之间”,这个主张表面上是主战,实际上主和。
品读经典:柳梦梅10柳梦梅的中庸之道,契合了帝王的想法,主考官苗舜宾表扬他“三分话点破帝王忧,万言策捡尽乾坤漏”。明朝统治者荒于政务,面对日本的和、战问题,也缺乏深谋远虑之策,只图眼前享乐。汤显祖时代的几位皇帝,身居显位,却懒于政务,采珠扰民,给百姓带灾难。汤显祖有感于时事,毫不留情地给予了讽刺。
品读经典:柳梦梅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