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作者: 青芒护肤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14:02 被阅读16次

    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文:吴小芒

    01

    三年前的一天晚上,因为敷面膜忘了洗,第二天早上,我的脸过敏了。从那以后,我的皮肤变得特别脆弱,直至第二次严重复发,我的心理被彻底击垮了。

    由于那片面膜是我妈带回来的,所以我执拗的认为,如果我妈没有带回这片面膜,那我的皮肤就不会受损。一切都是她的错。一次我向她表达了这样的想法,但我妈认为,这是我的错,因为我大意,不操心。

    那次不愉快的谈话以后,我再也没有向她提及过这件事。内心深处,我希望我妈能认为这是她的错,以此来减轻我的心理负担,但她没有。我知道再次提起,我们一定又会争论,并且彼此都会伤心、难过,这是我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就再也没谈论过这件事。

    不知不觉中,我和我妈之间有了隔膜。我们中间站着“一头大象”。

    “一头大象”是《高难度对话:如何与挑剔的人愉快相处》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意思就是说,彼此之间对某些事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提及,因为提起来会很不舒服,让人心烦意乱。就好比房间里进了了一头气味难闻的大象,将彼此隔离开,无法做到真诚的交流。

    作者认为,最好在事情发生伊始,通过面对面地沟通,才能不让小象暗暗长大,最终成为彼此间的隔阂。倘若具备有效的沟通工具,掌握沟通技能,再多加练习,那我们就可以做到高效交流。

    02

    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作者迈克·贝克特尔是美国金牌培训师,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做过2500场培训。畅销书《跟任何人都聊得来》,指出内向人士与陌生人也能有话说。《高难度对话》则是它的精进版,认为我们在进行交际时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策略。

    不少人经常会被突入其来的不良人际关系所困扰,时常陷入高难度的对话中,或领导与员工,或父母与子女,抑或丈夫与妻子,却不知这种困境的产生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因为我们习惯了避免那些令我们尴尬,敏感的话题,任由它生根发芽,最终发展到难以解决的地步。当我们意识到后,试图用自己已经有的交流技巧去解决问题时发现,我们的“交流工具箱”里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就算有,我们也会不自觉地陷入“默认设置”,用以前的方法继续处理现状。

    作者认为,要想展开良好的对话,在高难度的对话中,沟通顺畅,就必须具有沟通工具。视角、信任、本分、情绪、时间、尊重。

    也即,我们需要面对面的沟通,避免妄加猜测;要相互信任,同舟共济;要坚持做自己,但不试图控制别人;要妥善处理情绪而非一味积压;要付出耐心和时间而非快刀斩乱麻;要学会尊重而不是随意宣泄。

    沟通具备工具相当于写毛笔字应该具备文房四宝一样,笔墨纸砚再全,档次再高,不加练习,不掌握技能,照样写不好字。所以想要在人际关系中高效交流、游刃有余,就一定得在掌握六个沟通工具的基础上,多加练习,有效地使用它们。

    迈克·贝克尔特在《高难度对话》为我们提出了六种沟通技能,分别为:营造安全感、消除畏惧、践行倾听、坦诚反馈、从善意出发、明确自己的目标。

    营造安全感:如果让别人觉得我们很珍视他,那么他们就能找到最基本的安全感,当他们的安全感得到满足时,他们也就愿意回馈给我们所需要的安全感。

    消除畏惧:畏惧产生的原因,通常是我们习惯假设对方的感受,而不会去探究自己假设是否真实。因此消除畏惧就需要把注意力从“我觉得”转移到“事实是”。

    践行倾情: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对方身上。人人都渴望被倾听,耐心听别人说比自己见缝自己就插嘴,所得到的效果更好。当别人觉得自己的话得到了重视,那就意味着离打破沟通障碍不远了。

    坦诚反馈:想要得到别人真实准确的反馈,我们需要做到三点,“征求反馈”、“接受反馈”、“回忆反馈”。当然,我们也需要反馈给对方真实有效的信息。要记得,沟通交流是一项双边活动。但要切记一点,别人的反馈谨代表别人的观点,一切取决于自己的认知、需要。

    从善意出发: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善良需要和气,但没有情绪的释放,一味做老好人,彼此间是无法坦诚相待的。老好人,往往只是出于自己的需要,通常不会以对方不喜欢为代价,做出实质性的反馈。

    明确自己的目标:分歧不可怕,只要彼此有共同的明确目标,朝着一个方向,那么再艰难的对话也会被攻克。

    我自身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坦诚反馈”这一技能。

    前面说到,因为引发我过敏的面膜,是我妈带回家的,所以我心里一直有个坎过不去。每次她打电话来问我脸的情况,我给她的反馈就是“我很好,不用担心”,我妈也就认为我已经好了。放假回到家里,我所有的坏情绪全部暴露了出来。我妈不理解我,感觉我怎么突然变了。

    她不知道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所以觉得我太偏执,太歇斯底里。而我认为我妈不爱我,不懂我。甚至一度怀疑,我和我妈已经成为精神上的陌生人。

    后来,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纵使再亲近的人,如果做不到坦诚沟通,互诉心肠,却要求彼此能够相互理解,这不可能。谁都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可以感知到对方的想法。这样最终只会在彼此不理解的路上渐行渐远。

    所以,想要和自己爱的人,关心的人做到心心相惜,彼此更加亲密,我们必须做到“坦诚反馈”。

    假如,每次我妈打电话来,我能及时反馈给她我真实的情况,至少不去欺骗她,我妈那么爱我,一定会给予我心理安慰,精神鼓励。回到家里,因为她对我的情况有所了解,不至于被我突然就爆发的坏情绪打个措手不及,增加彼此的隔阂。

    当别人询问我们意见时,我们要做到“坦诚反馈”,当让我们也期望得到别人的“坦诚反馈”。

    迈克·贝克尔特在书中指出,想要得到“坦诚反馈”要做到三点:征求反馈(主动询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意见等)、接受反馈(学会倾听,积极纪录)、回应反馈(表示感谢,袒露心声)。

    0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观念,作为整个大家族的一份子,我们总是想要周全一切,我们经常会为七大姑八大姨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忽视了自己的核心家庭成员,认为她们的陪伴理所应当。

    特别赞同作者在《高难度对话》的结尾提出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关系编排优先次序,我们需要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他把家庭看作一组同心圆—像一个靶子。最中间的是我们最应该呵护的,也是最珍贵的。

    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伴侣处于靶心,也就是说伴侣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人,是值得我们付出最多的人。接下来是孩子、姻亲、兄弟姐妹、孙辈们,最后是大家族的其他成员。

    有人会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作为大家庭一份子,我们要有局面意识,要和大家庭里的大多数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他们也是值得我们付出时间、精力的。但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我们为圈子外部的人分配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势必会以牺牲内部人员的情感为代价。

    所以学会取舍,不是自私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处理好夫妻关系,那和睦的家庭就会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当我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那我们的工作、事业都会一帆风顺,我们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去周全别人。因此分清主次,不要把最亲近人的爱看成理所应当,要学会反馈给他们同样的爱。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反感在人际交往时使用技巧,认为人与人交流应该坦诚相待,把自己内心的话大方地告诉对方,这才是真诚。可是有时候,我们的真诚收获到的往往与我们的期望相背离。

    为了不和自己重视的人,在沟通的这条路上渐行渐远,最终形同陌路,也为了不陷入与周围人沟通难得泥潭,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技巧,学会面对面地沟通,在“小象”刚进门的时候将它驱逐门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让沟通的线断了,彼此形同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qq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