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流传了四百年的奇书——《菜根谭》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20:09 被阅读374次

一.

《菜根谭》写于明万历年间,是一本关于处世智慧的奇书,作者洪应明曾为官场中人,退隐后,把一生的经验和智慧写进了这本书。

书中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无论是事业成功的,还是失意的人士都可以读它。

我年少时购得此书,翻了翻,读不进去,觉得太消极了。

青年时再读此书,工作不顺,郁郁苦闷,《菜根谭》给我带来了情感的慰藉。

进入中年,人生阅历既丰,再读它,顿感妙不可言,受益良多。

正应了那句古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分享自己最喜欢的20句。

二.

1.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片素心。

我理解的侠气是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务必办到,做一个靠谱的人。素心即赤子之心,既要跟随时代的潮流,又不忘本真。

2.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矜” 者,骄傲自满也,自古以来,不知敬畏而位高权重者,大都没有好下场。后半句不赞同,有罪孽就得付出代价。

3.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汉朝萧何因深受百姓爱戴,受到刘邦的猜忌。不得已,萧何做出了一些侵占百姓民宅的事。

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回到长安后,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了。

对于高层来说,刘邦不怕他们贪污,只怕他们太得人心,萧何通过自污,逃过了刘邦的猜忌,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悲剧。

4.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给他人留面子,是情商高的表现。教导人行善,别唱高调,动不动就拿圣人和英雄的标准来要求,陈义太高,普通人做不到,干脆就放弃了。

5.地之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读书人容易清高,容不得小人,与其嫉恶如仇,不如和光同尘。

三.

6.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切的功名利禄,悲欢离合,都将被时间抹去,神马都是浮云。故君子不如随遇而安,活在当下。

7.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作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好的文章,出自内心,娓娓道来,增之一字太长,减之一字太短。正如情商高的人,让你感觉很Nice,却又不显得刻意。

8.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大度,不八卦别人隐私,不记仇,君子之道也。

9.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凡是很情绪化的人都会吃很多亏。所谓成熟,就是在一次次忍住不乱说,忍着不当场发作中而炼成的。

10.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苟富贵,勿相忘”,只是美好的祝愿,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才是人性。

四.

11.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一小孩到商店去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售货员。因为别的售货员都是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把多了的糖一颗一颗拿走。但那个比较可爱的售货员,则每次都抓得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阿伦森效应”,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所以,给人好处要一点一点给,别一下子给的太多,否则,以后一旦减少,会招致埋怨。

阿伦森效应在中国的经典中早有总结。

12.性躁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大学》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智慧只能在宁静中产生,心浮气躁者只会一事无成。

13.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以有事之心处无事,以无事之心处有事,忙里偷闲,动静平衡。度过最佳人生,死去时不后悔。

14.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易。

大道至简。

15.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书中最美金句。

五.

16.伏旧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厚积薄发,君子不骄不躁,待时而动。缺乏底蕴的少年得志者,很快会被时间抹去。

17.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写文章不玩弄文字技巧,用最朴实的方法才能进步。凡是修成正果的人的,无不是看上去笨拙之人。

18.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请。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9.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抱身心之虑,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闲时吃紧,忙里偷闲,合乎儒家的中庸之道。

20.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醉如泥,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20多岁时,因贪杯,我曾大醉一场,在朋友家吐了一地,出尽洋相 ,胃也痛了2天。从此,我很少喝酒,即使喝酒,略有酒意,马上停杯。不管别人怎么劝,都不会再喝。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除了以上20句外,书中还有大量的佳句,如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摘录下来,反复诵读,必能终身受用。

六.

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还有必要读这些老掉牙的经典吗?

答案是:有必要,因为人性永恒不变,而经典如《菜根谭》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读两类书:

一类,随时代而变化的书,以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类,不随时代而变化的书——经典,以了解人性,顺应人性。

备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一本流传了四百年的奇书——《菜根谭》

    一. 《菜根谭》写于明万历年间,是一本关于处世智慧的奇书,作者洪应明曾为官场中人,退隐后,把一生的经验和智慧写进了...

  • 奇书《平安经》,难保我平安

    近日流传了一本奇书,名曰《平安经》。 此奇书一出,引得大众一片哗然,纷纷感慨这样都可以出书,自己也是被埋没的作家。...

  • 这句经典名言出自易经,道尽人生哲理,还被作为大学的校训

    中国古代有一本奇书名为《易经》,这本奇书流传至今的只有其中一部分​,那便是《周易》,孔子也曾夸过《易经》。然后也被...

  • 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减压

    文|遇见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放得心下,入胜脱凡。 《菜根谭》是明朝的一本奇书,主要交我们修身和养性。我们今天来探...

  • 抱朴守拙,乃涉世之道

    01 《菜根谭》作为一本论述人生修养以及处世哲学的传世奇书,一代奇人洪应明在书中指出:抱朴守拙,乃涉世之道。 意思...

  • 处事奇书《菜根谭》精华50句

    处事奇书《菜根谭》精华50句 Wanderer万娘娘 21小时前 ·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菜根谭》是明朝道还初道...

  • 处世奇书《菜根谭》

    今天意外从同事处得了一本《菜根谭》,大喜过望,爱不释手,有“雪中送炭”之感。这是我早已想读盼望已久的书。 《菜根谭...

  • 品读《菜根谭》

    《菜根谭》和《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充满了思辨,充满了谋略,充满了富有通变的处世...

  • 2019-02-17

    学国学,长智慧 明朝处世奇书《菜根谭》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有功于人不...

  • 一千零一夜

    01 消失的一千零一夜——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这里流传了一本奇书...

网友评论

  • 静定如常:欣赏萧何的自知之明!好文
    edwardzhang24:@静定如常 谢谢你的支持
  • 雨蓓蓓:经典就是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edwardzhang24:@雨蓓蓓 历久而不衰的好书
  • 任真:又得一本好书。👍👍👍
    edwardzhang24:@任真 呵呵,谢谢!
  • 满满月:读着有点费神,想想这类文字已是当学生时读过。喜欢插图那句“淡中知真味”。
    edwardzhang24:@满满月 有些晦涩难懂,大部分好懂。
  • 蓝庭芥:经典就是经典呐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点今天突然领悟了
    任真:@edwardzhang24 千真万确!
    edwardzhang24:@学习委员沙丽 升米恩,斗米仇

本文标题:一本流传了四百年的奇书——《菜根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v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