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读书笔记,很多人第一直觉就是,太麻烦了吧?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亲身实践了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读书笔记法。这个方法不仅不需要费力“坚持”,而且帮助我摆脱了“低水平勤奋”的阅读方式,成为一个更高效的阅读者。如果你像我一样有过这些困惑:想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却发现无法深入思考;书刚读完就忘了,甚至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读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做了很多读书笔记却连自己都不想看;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么我很乐意将自己的解决方法分享给你,与君共勉。
01、做读书笔记常见的两个误区
在分享具体的实操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做读书笔记常见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读书笔记就是边读边记
毛泽东很推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既然我们主张要做读书笔记,对这个说法自然是赞同的。但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解,就是“读书”和“动笔墨”必须同步进行。事实上,边读边记的方法,很可能是一个大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边读边记的方法,对场景和环境要求太高。想象一下,采用这种方法,一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总是必备的吧。要摆放这三样东西,你至少还需要一张不太小的桌子和一把椅子。这个要求看起来不算太高,但是对于大部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要找到符合这些要求的读书环境,真的特别难,否则碎片化阅读也不会这么流行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加灵活的阅读方式,而不是给画地为牢的阅读。
其次,边读边记的方法不仅耗时太多,而且很可能妨碍理解。难道静下心来慢读不是应该有助于加深理解的吗?其实不是。很多的书,尤其是比较有深度的书,可能就是要看过第四章才能理解第一章的内容,如果在前面卡住了,又在那里“勤奋”的死磕,很可能陷入个别的词句、段落中无法自拔,最终只好感叹“这本书太难了”,无奈放弃。
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边读边记“,而是“先读后记”,做到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真正把一本书吃透。
误区二:读书笔记就是大量摘抄
很多人不喜欢读书笔记,原因就是觉得摘抄太累。毕竟特别喜欢写字、特别享受摘抄的同学还是极少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大量摘抄就是一个噩梦。尤其对于跟我一样喜欢使用纸质笔记本的人来说,大量摘抄实在太考验人的体力和意志力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是有限的,而且过度消耗意志力(也就是压力过大)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大脑都有非常强烈的“节约”意志力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需要长期不断的消耗意志力,失败几乎是必然的。所以,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大量摘抄,虽然看起来很“勤奋”,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当然了,少量的摘抄还是可以的,有时也是必要的。我们的原则是,只有那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让我们在摘抄过程中感到欢喜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摘抄。跟摘抄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疑问,才是读书笔记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
02、实操三部曲之一——读
终于讲到实操啦!实操主要是三步:读+记+重读。我们先说第一步:
筛选式阅读
前面讲过,在阅读的这部分,我们需要更加灵活,更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所以,你可以在地铁上读,在公交上读,在滴滴上读,等人等车等飞机,都可以读。你可以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读,也可以运用一些快速阅读技巧,关键在于,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标记”。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就是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标记出来。你可以采取以下这三个步骤:
1、一筛:通读。把书通读一遍,把自己感觉有价值的那一页折上一角。这个时候如果手上有笔,也可以在自己觉得最有价值的句子或段落旁边做上标记,比如一个“△”或者“☆”。
2、二筛:再读。把一筛折角的部分再读一遍,如果依然觉得有价值,把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三筛:标记。把二筛也折角的书页重读一遍,如果依然觉得有价值,把最心动的部分用笔标记出来,如划上横线、波浪线等。
通过以上这三个步骤,基本上你就可以筛选出一本书对你而言最有价值的部分了。
正在读的三本书
筛选式阅读的注意事项
三个步骤非常简单,不过在实操过程中,我们确实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三个步骤最好全部完成,但不是必须全部完成。聪明的你可能也发现了,在筛选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已经把一本书读了三遍!这样会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呢?答案是不会。一方面,在重读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读之前已经标记出来的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在做有意识的筛选时,可以跳过明显没有价值的部分(有没有“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的书,最好是完成全部三个步骤。因为很多第一遍没看懂的内容,读到第二遍、第三遍就能完全理解,价值也就没有那么大了;那些第一次感觉心动的句子或者段落,读了两三遍也很可能感觉不那么惊艳了。经过多次筛选之后留下的精华,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筛选得太粗,做笔记时工作量过大,很容易让人因为疲劳而放弃。当然,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有价值的地方并不多,一次或者两次已经筛选得差不多了,也没有必要强求自己去完成全部的三个步骤。因为我们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筛选出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只要目标达成,没有必要给自己诸多限制。
第二,所谓“有价值”,并没有客观的标准。通常来讲,一本书里面颠覆你以前认知的、完全不懂或者似懂非懂的、对你特别有启发的,都可以算作“有价值”。那些一看就懂,理解起来毫无障碍的部分,哪怕用词优美华丽,也可以视作“没有价值”(如果你是专门研究这个就另当别论)。每个人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不同,有价值的部分自然也就不同。
第三,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有想法和灵感,很想记录下来,也可以记录。虽然我们说“边读边记”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我们也常遇到阅读的时候产生了灵感,很怕马上会忘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要有记录的条件,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我们的阅读方法永远都应该是灵活的,而不是僵化的。阅读过程中的记录,我通常会使用便利贴,有时也会记在书的空白处。用便利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很方便的撕下来贴到笔记本上,不用再重写一遍,也不会对书有什么损伤。
用便利贴写下自己的感想第四,对于晦涩难懂的书,要学会迂回包抄,而不是正面强攻。如果你发现一本书才读了一小部分就已经做了很多的标记,甚至每一页都想越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勉强自己读完,你可以换一本别的书,过段时间再来看,也许会发现理解起来容易很多;还可以去找相应的简版、解说版、别人写的书评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书的内容。不要担心读这些简版说书评“不够正宗”,只要能帮助我们提升理解的书和文章,都是值得阅读的。
筛选式阅读有什么好处?
方法和注意事项都说完了,你可能会疑惑,运用这个方法,我能收获什么呢?我至少可以告诉你两个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好处(也许你自己亲身实践后还会发现更多):
1、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适应碎片化阅读。现代人的时间总是被分割成许多碎片,要找到整块时间读书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碎片化阅读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进行连续而深入的思考。筛选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是基于这样的事实:绝大部分的书,我们都能够较为轻松的理解其中大部分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只是换个方式把我们现有的知识表达出来,并没有“死磕”的意义。书的作者不可能知道哪些知识是我们已经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在写作。因此,我们读任何一本书,首先要做的工作一定是从书中找到对个人有价值的部分,也就是筛选。碎片化时间不利于连续、深入的思考,但是用来处理信息筛选工作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在完成筛选工作后,我们就能把优质的整块时间全部投入到有价值的部分,真正实现高效阅读。这就是“筛选”的意义所在。
2、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当你从“筛选”的角度去阅读、标记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思考——“这部分对我是否有价值”、“这部分我读懂了没有”、“这部分对我有没有启发”——等等。而这些思考和问题,恰恰是一个主动阅读者的标志。《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讲到,“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那怎样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在阅读时提出问题。采用这个筛选阅读法,你根本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去提问,你会很自然的做到“主动阅读”。聪明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读书笔记”,但采用这个方法,你甚至不需要进入“做”笔记这个环节,光是“想”着去做笔记这件事情,就能让你的效率大大超越传统的阅读方法!
当然,作为一个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阅读者,我们不会满足于这个阶段,而是要继续迈入下一个阶段——记。
03、实操三部曲之二——记
“记”也就是做笔记,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并最终做到灵活运用的关键环节。我们前面说过,笔记不等于摘抄。那不摘抄,我们该记什么呢?
记——写下“自己的话”
经过前面的筛选,我们已经找出了书中对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那么在记这个环节,我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跟这些知识“死磕”。死磕的办法也很简单:摘抄(辅)+自己的话(主)。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1、尽可能给自己安排一个有利于思考的时间和环境。因为笔记环节跟阅读环节不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的。好处在于,由于前期已经利用碎片化时间做了有效筛选,我们需要“死磕”的内容不会太多,耗时也不会很长,1-2个小时通常是足够的,有时甚至半小时或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如果读完一本书之后,你暂时没有时间,或者就是任性“不想记”,没关系,把书放到一边就好了。去做其他的事,或者读其他的书,等你想做笔记的时候再做。也许一周,也许一个月,也许半年,这都没关系。把你读过但还没有完成笔记的书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确保自己不会忘记这件事,就可以了。这样还可能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过段时间你再打开书的时候,心动的部分可能变得更少了,做笔记也变得更容易了。
2、把让自己“怦然心动”的句子摘抄下来。注意,一定要严格遵循“怦然心动”这个标准。理由还是前面说的:让自己感到愉悦,而不是疲惫。真正让自己心动的句子,通常不会太长,哪怕略长一些,有了“心动”,摘抄起来也是欢喜的。没有“心动”这个必备要素,摘抄就成了苦差事。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摘抄,而是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要点,记下来。只是有时我们会发现,总结要点比摘抄更难。
3、写下“自己的话”。这是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步。你摘抄的语句或总结的要点既然能让你心动,那你一定也有“自己的话”想说。把这些“自己的话”记在摘抄或要点的后面。如果你有一些对整本书的感想、评论,也可以不摘抄,直接记下来。一个注意事项是,只要我们感到愉悦,我们可以写很多,但如果我们感到一本书没什么可写的,要允许自己写一个非常简短的读书笔记。可以简短到什么程度呢?比如,“今天读了《XXX》这本书,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写,就可以了。无论多么简短,一定要写下来。因为只要你开始写,你就必须开始思考。至于思考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就不需要多说了。
4、小技巧:摘抄的部分和“自己的话”要用比较明显的标志分开。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在段落前面加上不同的标记,我自己是两种方法都用。做出来大概是这样的效果:
摘抄+自己的话为什么要这样记笔记?
操作方法自然是简单的,人人都能学会,但我还是要啰嗦一下“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毕竟,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实践。
首先,我们做读书笔记的最高原则一定是——不坚持。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杜绝一切让我们对读书笔记这件事感到厌恶、疲惫的情况发生,始终在一个愉悦的状态下做这件事情。就像前文说的,这件事情不能过多的消耗我们的意志力。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不想做”就放下、严格遵循“怦然心动”的摘抄标准、允许自己做非常简短的笔记,都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不坚持”,才能做到“可持续”。
第二,这是真正跨越时空的“对话”。摘抄或要点是“作者的话”,在“作者的话”后面写下“自己的话”,这不就是“对话”吗?所谓“跟大师对话”,从一种“诗意的表达”变成了真切的体验。如果你像我一样亲身践行了,你会发现这种体验是非常奇妙的。哪怕你写下的只是“我不明白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你也已经跟作者产生了真正的交集。而在你写下这个疑问的时候,它就获得了被重新审视的机会,以及最终被解答的可能。
第三,通过捕捉和审视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再感叹“读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程度。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觉得“好有启发”、“收获好大”,但是到底有什么启发呢?收获了什么呢?你必须去捕捉它,写下来,否则这些所谓的“启发”和“收获”会像空气一样,从你的大脑中悄悄溜走,不留下半点痕迹。写下来,不仅能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且让你的想法得到更清醒的审视。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我们才有可能根据这些想法去行动、去实践,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最后的结果就是,“读过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四,“自己的话”是从输入走向输出的桥梁。如果不是通过践行这个读书笔记法,打死我也不会相信自己居然能写下今天这样的长文。没有经过认真的总结、分析、思考、审视,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脑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更加无法把这些东西分享给别人。如果你跟我一样,不仅希望输入,而且愿意输出和分享,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就从“写下自己的话”开始吧!锤炼自己的大脑,审视自己的思考,要求自己去输出和表达。你会发现,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
04、实操三部曲之三——重读
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道理当然是好的,但是真的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100遍?太夸张了吧!不过,聪明的读者一定想到了,通过前两步的筛选和笔记,书读百遍其实是一件so easy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把书的精华都筛选出来了,重读精华就可以。
为什么必须重读?
为什么重读这么重要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脑的记忆原理。万维钢老师在得到的“精英日课”专栏讲过一节“忘记是为了更好的记住”,里面就提到,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存储强度就是说,那些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英语单词、人名等,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它是不会随时间减弱的。但你可能会问,我们明明会“忘记”啊,这怎么解释?答案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记忆就在那里,但是大脑找不到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碰到过的尴尬情景:路遇一个很久没联系的“熟人”,却死活想不起他的名字,结果人家刚走远,又想起来了……这个情景可以很好的说明,“存储强度”是没问题的——你记得这个人的名字,但是“提取强度”不够——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提取”出来。
那我们怎么应对这种“取不出来”的情况呢,解决的方案就是——经常提取。因为“提取记忆”这个动作能够有效的加强原有的记忆。想想看,如果你有两个大学室友A和B,大学期间都很要好,但是毕业后,A跟你在同一座城市,你们经常联系,B出国了,你们几乎没有联系过。那么5年之后你再回忆大学生活时,你最先想到的是跟谁有关的事情呢?也许你经过回忆也能想到很多跟B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是你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跟A有关的事情,因为这5年你不断的在提取跟A有关的信息。
了解了人脑的记忆原理,我们就能很自然的理解,读书笔记做完了,暂时放下和“忘记”,过一段时间再重读,才是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我自己的做法,是每次做完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之后,就信手翻翻以前的笔记。在做笔记的时候,我会用红色的三角符号把我有疑问又暂时解决不了的地方标记出来,重读的时候就重点看这些地方。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决定重读的方式和频率,比如每一周或半个月抽出专门时间来重读笔记,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关于超实用读书笔记法的内容已经分享完了。最后再分享关于李笑来老师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来自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
李笑来老师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同班同学一起去少年宫,发现那里有计算机学习班。两个男孩子都很激动,特别想去学,但是笑来老师学成了,他同学没学成。原因是,笑来老师的爸爸说,“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给了他钱;而同学的妈妈说,“学那个没什么用”,没给钱。后来的情况是,早年学到的编程技能,在笑来老师编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书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故事告诉我们,当你提出“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时,你其实有两个答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是,“不知道呢,还是算了吧”;第二种是,“不知道呢,不如试试吧”。
好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试着做出自己的选择吧!
网友评论
唯一不能忍受,把书页折起来。
书里有折痕,不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