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系统更新后,使用超过3小时便会弹出一个提示栏写道:“点赞千次,不如出游一次”,很简单的几个字,对我的触动却是极大的。
我们不知不觉地都被手机绑架了,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习惯性地刷会儿朋友圈,吃饭时看看剧,睡前再看看微博,倘若哪天出门忘记带上充电宝,整个人都跟丢了魂儿似的。
为了落实时间管理的要求,曾系统地记录过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结果是,平均每天接近8小时,我竟把每天⅓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找到问题所在后便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去陪家人聊聊天,偶尔周末三五好友一起聚聚餐,生活,竟是这般有滋有味。
今天,酿酒直接借鉴这条推送谈谈阅读这件事,标题就为:刷一千遍朋友圈不如读一本书。
人为什么要阅读?我想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阅读的意义这张图片想要表达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年轻人该如何提高眼界,摆脱思维局限?》,读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书中自有塑造灵魂的力量,当家庭环境、当基础教育有所缺失的时候,唯有读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如同此图,小时候,觉得世界是万般美好,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有的是光明磊落,侠肝义胆。
渐渐地长大,经历了一些事,见过了一些人,开始恍惚,开始迷茫,猛然发现理想中的世界和现实差距巨大,开始谩骂,开始吐槽,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没有一丝改变。
但随着更进一步地阅读,我们开始突破自我认知的雾霾,开始从黑暗里窥见一丝光亮,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这一次,随着认知的改变,一切已经悄然改变。
梁文道曾说,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如果一个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性里面的阴暗、邪恶,知道自己控制不了那种欲望、那种动力,你就会明白人生很不简单、很复杂,世界很可怕、有很多意外、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
阅读是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
-2-
我称不上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仔细翻看我读过的书籍大多为工具类的实用书籍,文学类的知之甚少,这也是我写文大白话的主要原因,肚子里没这方面的墨水,现在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到美景也只会感叹一句“我艹,真漂亮”。
但是我又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在简书写文以后,写作开始倒逼着我大量输入,去年暑假,第一次接触到主题阅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期的主题便是对阅读方法的掌握。
有时候阅读一本书,能掌握其中一个观点,熟练应用一个方法就足够。这些认知,如同那根可以撬动地球的杠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的一生。
《王者速度法》于我便是这样的一本书,书中介绍了不少的阅读方法,但在这里,我只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核心观点:书是我们的仆人,我们是国王。
很简单的一句让我克服了对书的恐惧,不会再因为读不完一本书而自责,也不会因为囤书而懊悔。这些书,只是要为我服务,帮助我提升自己而已。
为什么有人可以一年阅读数百册,而你一周一本都略显吃力?
其实,或许一开始我们对一本书是否读完的定义就不同,大部分人认为读书就得全部阅读,差一章一节都不能叫做读完,但大神们并不是每一本都精读,而是挑着阅读,如果不感兴趣就直接放弃,以后再翻阅。
读书讲究缘分,当你读不进去的时候,带给你的帮助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梁文道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读书,我想做的就是读书。我做自己的事,没有想过要成功,我想做的就是每天多知道一点点东西,我要变得和自己不一样”。
我想我也是这样,不一定要做研究,只是想要每天多知道一点点,变得不一样。
一生那么短,别把我们的时间浪费在一些“垃圾”书籍上,时间是公平的,你读了太多粗制滥造的“畅销书”,自然就会失去更多阅读优秀作品的时间。
关于阅读-3-
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读书却可以经历千种人生。
很多人会抱怨没时间读书,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啊,你不是没时间读书,你只是觉得其他事情比读书更重要。”
看TED一则关于时间管理的演讲,分享嘉宾是《天天25小时》的作者劳拉·万德坎姆,她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只是我们觉得那件事情不够重要,时间管理的核心在于选择。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定期体检。
大部分人都对体检不以为然,觉得浪费时间,更主要是浪费金钱。毕竟现在看来,自己一切正常。
年轻人拼命加班,渴望用身体的健康换取一定的金钱、地位。诚然,有那么一小撮人成功了,但是,更多的人因此留下了健康的隐患,等到发病的时候就不得不去,就算他们不乐意也得去,原因很简单,你知道自己再不去治疗就会酿成大祸。甚至,小命不保,一命呜呼。
“健康”的时候,你把时间用在了工作上,那是你认为工作更重要,准确说是认为金钱、权力更重要,生病的时候,你选择去看病,也是你认为,命比金钱更重要。
同理,阅读亦是如此,不少人嚷嚷着没有时间阅读不过是觉得阅读这件事根本不重要而已。
接着来说说读一本书到底需要多久?一周读一本书算快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来算一笔账,根据百度到的数据(待大量考证,仅自身做了测试)可知,通常,一般人阅读的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市面上一本书大多为12万字,取中位数400字/分钟,也就是说读完一本书需要300分钟,大约5小时。
如果我们可以每晚睡觉前抽出1小时或者早晚各半个小时去阅读,一周读完一本书绰绰有余。
所以,没时间读书,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其次,阅读分精读和泛读,对于一些好书,例如《大数据时代》、《把时间当作朋友》、《好好学习》这样的书籍你根本就快不起来,必须放慢速度,认真品读,而对于其他一些书籍大可泛读,了解该书新内容,或者只看其感兴趣的一部分就足够。
现在我阅读的安排是每月精读一本书,每周泛读1-2本。每个月大概保持在6-10本。和阅读大咖相比,这个量很小,但却是当前最适合我的一个阅读速度。
至于你的阅读速度应该保持在哪个阶段,还需自己多琢磨。如果还没目标,就先试试我的这个速度,如果不合适,自行增减即可。
以上是关于没时间阅读的一个回答,希望能点醒一部分朋友。
-4-
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你知道吗?制定计划也需“荤素搭配”!》,核心观点是在纪元老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一书中得到的,阅读和吃饭类似,我们出去点餐,倘若点多了就会提醒自己下次少点一些,避免浪费。
可是为什么在读书上却总是眼大手小,一周看不完一本书就只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执行力不够,毅力太差导致,逐渐地丧失自信,开始自暴自弃。
所以,不是你读得慢,只是你心太急,切勿掉进追求数量的陷进,找到自己的读书速度即可。
其次,不同类型的书籍搭配阅读更利于身心健康。
早晨收到晓木姐姐的微信,是一张照片,图片里一张木色书桌上放着一本她早晨阅读的书,来自余华的《活着》,评语是这才是文学!
大家可能不理解晓木姐为何这般感慨,也是因为写作,晓木姐最近尝试给文章定位,加上约稿的关系,把读书时间全部给了干货类的工具书籍,有段日子没阅读文学类图书,偶尔“偷懒”翻看,那般惬意,恐怕也只有读书的人可以体会了。
其实不止晓木姐,翻看我近期的读书清单,也是这样一个情况。
所以,偶尔换换口味,穿插着阅读,既在社科书籍中刷新认知,亦在这文艺世界里遨游一番。
-5-
解决了没时间阅读、合理制定读书计划的问题以外,我们来谈谈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单。
我的建议是,读“旧书”。寒假看水湄物语《30岁前的每一天》,有一章节是关于读书的,读“旧书”这招便是我从此书中学到的。
酿酒我经常会收到一些朋友私信求推荐书单,通常会回复让他们去豆瓣高分榜上找找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基本从未推荐过详细的书单。
不是我不推荐,只是,读书这件事,每个人兴趣不同,目标不同,单单指望别人推荐用处实在有限。盲目的给大家推荐只是在浪费他人的时间。
但是现在,谁再让我推荐书单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他读“旧书”。
什么是“旧书”?不是那些破烂不堪的书籍,而是指那些你曾经读过的书。
每个人都会有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又或是对几本书印象颇深,或许你是被那优美的文笔所吸引,又或是被作者的认知所震惊,但读一遍就把它们束之高阁,实在可惜。
你读过的那些书里,还有不少值得你拿出来一读再读。
纪元老师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我看了不下5遍,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还没有书单的你不妨就先从“旧书”读起吧。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工具类书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来自拆书帮总舵主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名为RIA便签法。
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你真的会阅读吗?十二种读书方法总结分享
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朋友,放下手机,把刷朋友圈的时间用来阅读,把点赞的时间用来做笔记,与图书相伴,与知识为伍,一年过去,时间会记录你我的成长。
我是用时间酿酒(点击关注)
在校统计男一枚,专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类文章分享。写点身边的人和事,分享点有限的经验,愿你我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
转载请统一联系经纪人:南方有路,微信:wwwjjn1
网友评论
春节的时候,看见一堆的人埋手刷手机玩游戏,无论老的少的,还有40多岁的和一堆小学生联机玩那个荣耀游戏。现在的时代真是不一样啊……然而我还是不想重开朋友圈、下载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