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跟着张文质写作古体诗
枫林已愁暮:一道古诗赏析题目引起的讨论

枫林已愁暮:一道古诗赏析题目引起的讨论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15:31 被阅读0次
顽强的生命

初一语文备课组因为一道古诗赏析题的不同看法,引起了讨论。这是唐·王昌龄《送张四 》的一道赏析题。先来读一读下面这一首诗。《送张四 》(五言绝句 押支韵)“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第一道赏析题:“首句中的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读这个题目的前半题颇为蹊跷,“暮”字能够点明季节吗?

于是,我将这个讨论转发到了梅花桩学法交流群,讨论于是继续深入下去。

碧山吟社副社长唐剑峰老师指出,“暮”这个字是形声字,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喻指年老,衰老。引申有 迟、晚的意思。这个“暮”和季节不搭边,问题在出题不对。

我同意唐老师的观点,同时指出,看来,中小学学古诗词的时候,同时也要学一些训诂,否则会闹笑话的。

广东的程锐刚老师认为,这里的季节特征不明显。诗的前两句点明送别的时地。(这符合一般送别诗的常规。)

我觉得,送别诗有一种格式,常常将离别地或者离别者到达的目标地写出来。比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程老师认为,这有一种起兴的意味。

我指出,因为日暮是张四离别的时刻,而引起诗人的离愁。这是一种理解。枫林在秋天染红,却因为秋暮(秋季即将逝去),而将凋零,所以秋暮而愁,这也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一来,这个首句就产生了一种歧义。这样的歧义对于文章是语病,不过,对于诗来说,却产生了一种恍兮惚兮,物我两融的审美感觉。

程锐刚老师进一步指出,愁悲是送别者的主观感受,我们读来也容易把枫林和楚水看作情感主体。

相关文章

  • 枫林已愁暮:一道古诗赏析题目引起的讨论

    初一语文备课组因为一道古诗赏析题的不同看法,引起了讨论。这是唐·王昌龄《送张四 》的一道赏析题。先来读一读下面这一...

  • 纳兰词分享十三《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赏析:...

  • 纳兰词.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 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 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赏析: 剪...

  • 一日一花一诗:枫叶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诗词赏析 文:枯木 《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

  • 七绝《夜泊》

    夕阳会意逐舟远, 暮色已融鳞水寒, 皎月高悬云欲掩, 枫林渔火对愁眠。

  • 20180630雅思全程班强化写作4

    大作文知识点: 讨论双方类: 破题和分类 讨论双方:A观点 B观点 自己观点 首段赏析 一个题目的分析: 报告类:...

  • 秋,暮阳,枫林

    一、负剑而来 秋,暮阳,枫林 背负长剑,缓缓踱行。笛声过耳,由隐渐晰。他停步西望,云霞如烧,正是烂漫,映在眼眸,却...

  • 司马

    风花雪,赤子归,历游江史怎舍回; 小肠经,枫林回,提手敲门归不归; 夜下烛台,暮暮如你轻锁眉; 我提笔,已忘字,独...

  • 《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近日出版

    《感受节日诗意美——咏节日古诗词赏析》近日出版 王传学 王传学老师创作的古诗词赏析著作《感受节日诗...

  • 暮愁

    暮色降 山中烟雨起 望见了霓虹 望见了城 却望不见你的窗台 你的忧 止不尽的是思念与牵挂 不能诉说的是情衷 一湾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林已愁暮:一道古诗赏析题目引起的讨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sx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