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生花读书
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34、大清的统治)

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34、大清的统治)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09:52 被阅读8次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是不是可以这样套用:太平盛世都是相似的,但乱世凶年却各有各的不幸。好像不是没有道理,对老百姓而言,如果一个政权去掉了让百姓深恶痛绝的弊政,自然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大清入主中原,通过很短的时间就稳定了政权,他们靠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其它朝代都要攻伐多年才能完全夺取政权并稳定政治?是大清太强大还是大清一改过去粗犷野蛮,真的有一套?

    从山海关一役可以看出多尔衮的谋略过人,他坐山观虎斗,静观事态的发展,适时出手,不仅帮了吴三桂的忙,而且同时削弱了吴三桂的实力,更是为大清沾尽便宜。进入北京城后,他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

    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并下谕:李自成原系故明百姓,乃敢弑主暴尸,“诚天人共愤,法不容诛者”,今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著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此事深受故明官绅拥戴,《清实录》载称:“谕下,官民大悦,皆颂我朝仁义声施万代云。”接着多尔衮经过一番权衡后,决定迁都北京,迎请顺治小皇帝赴京登基,很快稳定了占领区内的形势。

    再接着,清军南下剿灭农民军,北方的汉奸、官僚纷纷勾结清军助一己之力。与此同时,南方的明朝遗臣相继拥立皇族建立政权,先是拥戴福王朱由崧为帝,定都于南京,史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他们都是反清的,但各个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的战略是,坚决消灭农民军的主要力量,而对南明政权则是“先礼后兵”。在此方针领导下,多尔衮先后进攻山西,攻陷太原,进而包围陕西。同时,多尔衮派出大量降清的明官对南明君臣招抚,并写信给南明阁臣史可法,提出“削号归藩,永绥福禄”。

    此时,清军占领山东,进据苏北,与史可法的军队沿河相峙。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认为全面进攻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命阿济格和多铎率军出征,向农民军和南明福王政权发起了战略总攻。很快,多铎取得清灭大顺潼关之战的胜利,李自成放弃西安转移。多尔衮下令由阿济格追击农民军余部,而多铎则继续南下。

    公元1645年,农民军连战失利,李自成牺牲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这时多铎军已克扬州,史可法被俘拒绝投降而遭杀害,扬州城被血洗,史称“扬州十日”。接着,清军渡长江,南京不战而克,朱由崧逃至芜湖被俘,弘光政权灭亡。

    多尔衮在接到攻占南京的捷报后,即遣使谕豫亲王多铎,命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在民族危难关头,江南各地的汉族绅民迫于剃发令,群情激奋,纷纷自发举兵抗清。侯峒曾、黄淳耀等在嘉定起义反清,李成栋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嘉定三屠”。除此之外,清军在江阴、昆山、苏州、常熟、金华、南昌、赣州等几十个城市,都是把人几乎杀光后才住手,嘉兴、海宁和平湖也在其中。

    同年,郑芝龙之弟郑鸿逵拥立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是为明绍宗。即位不及半月,明绍宗集廷臣议抗清战守,即下诏亲征。江浙、安徽、江西各地义军纷起,响应抗清号召。然而军政大权掌握在地方实力派郑芝龙手里,明绍宗本人也为其挟制,实际并无建树。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即挥师南下。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洽降,撤兵还安平镇。福建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明绍宗出奔汀州,被清军追及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公元1646年,南明大学士苏观生等拥戴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监国于广州匆忙称帝,改元绍武。在苏观生的把持下,绍武政权一开始就没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为了争夺帝统,和刚刚建立的永历政权互相火并,兵戎相见。但是,清兵这时已在降将李成栋的带引下攻破惠州、潮州,直向广州进发。公元1647年,清军以十四骑伪称援兵赚开城门,大队蜂拥而入。苏观生急召宿卫百余人抵敌。广州落入清军之手,绍武帝及苏观生等皆自缢,绍武政权仅仅维持40天就覆灭了。同年,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

    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

    公元1646年,多尔衮派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兵往四川镇压张献忠大西军。公元1647年,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公元1649至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

    公元1650年,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公元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孙可望降清,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公元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公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清军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占领中国大陆。他们一边扩大疆域,一边大刀阔斧改革明朝弊政。

    多尔衮迁都北京之始,基本清承明制。在中央机构中,仍以六部为最重要的国家权力机关,尚书皆由满人担任,但诸王贝勒亲理部事的制度却在入关前夕废除掉了。公元1648年,多尔衮于六部实行满汉分任制度。

    对官员任用,多尔衮令戒饬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用汤若望议,厘正历法,定名曰时宪历。并且倚重汉官范文程、洪承畴、冯铨等人,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承袭了明代“票拟”制度,即内阁对内外大小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意见,供皇帝审阅定夺。

    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多尔衮认为江山已归一统,未免得意忘形,也出现了“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

    多尔衮死后,福临提前亲政。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公元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公元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公元1662年,顺治帝第三子8岁的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开户了“康雍乾盛世”时代。如果我们把目光投身世界的其它地方,此刻仍觉得大清的强大和富庶,但世界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而且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当时代走进一个趋于现代化的进程中时,走得慢的地方往往被时代所忽视以至于被淘汰,大清最后的命运如何,请看第三十五章《大清的灭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西北诸夷和东北诸夷的前世今生(34、大清的统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otm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