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苍春波
内容梗概——
只要进入习惯性发散模式,你就能体验到前面提及的那些奇妙益处。不过,如果你还想更上一层楼,可以采用下面这6种方法。
1. 在更丰富的环境中发散注意力
你能采取的最有效能的做法,就是留意并控制自己的环境。除了要营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采用本书“上篇”中讨论的那些方法),你还要刻意地暴露于新的环境,被其中的提示物影响,让自己进入发散模式,从而有助于产生灵感。
融入含有潜在灵感“扳机”的环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所谓丰富的环境,是指那些可以不断地碰到新人、新想法和新情境的地方。逛书店、在餐馆观察别人,这类休息活动的价值,要远高于那些没有任何潜在新提示物的活动。可以将这些活动结合起来——有的活动可以让你有思维空间走神、连接信息点,有的活动可以让你的思维接触新的、稍后再连接的信息点。
你还可以利用环境提示物抓住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带着记事本绕着你的房子散步,写下你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这个清单就代表着你的外部提示物。在办公室或浏览电脑文件夹时这样做,也可以捕捉到同等价值的信息。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受不了,但很快你就能够更好地安排手头事情的优先次序。如果你想加深朋友关系,可以翻看手机通讯录,对那些有一段时间没有联系的人加以备注。如果你想建立更深的职场关系,可以翻看“领英”(LinkedIn)的联系人名单。刻意地融入新的环境提示物,可以在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为你带来帮助。
2. 写下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当我看着为《专注力》收集的2.5万字的研究笔记时,就碰到了一个大的僵局:如何将这些杂乱的笔记重新组织成一本书?这2.5万字的笔记真是让我犯难。我把它们打印出来,经常翻阅——在页面的顶端标注出最大的挑战,比如,如何让这本书更实用,如何安排结构,如何增加这些研究成果的趣味性,等等。
我经常翻阅这些问题和笔记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随时记住这个项目。经常进入习惯性发散模式(比如,有一天下午,我翻看了100多本书的目录,看看它们是如何安排结构的),让自己周围具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提示物——发散注意力的环境更加丰富。最终,我找到了答案。
详细地写下要解决的工作和家庭问题,可以帮助你的思维在后台不断地处理它们。写下你要处理的任务、项目和其他承诺,你就不用再去想着它们,就可以将你的注意力集中于其他的工作。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是如此:写在纸上,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厘清、处理和记住这些问题。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大的项目——写论文、改造厨房或招聘新的团队成员,制定大纲可以帮助你在后台处理这些想法,因而就能够继续搜集和连接相关的新信息点。
对于那些待解决的小问题,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天结束时,除了设定第二天的3大目标,还要标明你面临的最大问题。你会惊奇地发现,第二天早上你会想出很多解决办法。
3. 带着问题入睡
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做梦是“加强版”的发散模式:你睡着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仍在连接信息点。
睡梦中突然顿悟、找到灵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了利用睡眠的力量,爱迪生上床睡觉时,手里会握着玻璃弹子;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打盹儿的时候,手里会攥着悬挂在金属板上的一串钥匙。这两个人在浅睡眠阶段都会一直握着那些物品,一旦进入深睡眠阶段,物品会掉落,于是他们就会醒过来,这样可以捕捉到当时产生的所有灵感。爱迪生说过一句让人难忘的话,他劝告我们:“不对潜意识提出要求,就绝不睡觉。” 在快速眼动期(REM)做梦,深层的、无束缚的连接来得尤其强烈。有一项研究让受试者解决一个难题,结果发现:在快速眼动期,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的整合无关信息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睡眠还可以增强你的记忆——它会强化你当天搜集到的信息点并将其变为长期记忆,同时刻意地忘记那些不太重要的、不太相关的信息点。你在一天当中会吸收很多“噪声”,而睡眠可以让你的大脑清除那些没有连接价值的信息点。 要想从良好的睡眠中获得回报、充分利用这个工具,你可以在上床睡觉前,回顾自己面临的问题以及编码为记忆的那些信息。这样,你睡着的时候,你的大脑会继续处理这些信息。
4. 后退一步
如果你采用了本书“上篇”中的那些战术,特别是你已经开始冥想,你的注意力空间很可能已经扩大。随着注意力空间的扩展,你越来越有必要进入发散模式,以便有意识地发散注意力。
研究表明,注意力空间越大,就越可能解决棘手的复杂任务。这是发散模式强于专注模式的地方——发散模式更有利于整合出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的解决办法。你的专注力越强,就越不容易走神,因而就越有必要刻意地发散注意力。 花时间解决创造性任务中的那些问题也是值得的。刻意地推迟做出创造性决定——只要不是逼近截止日期——可以让你继续寻找更有价值的连接。例如,回复重要电子邮件前等待的时间越久,措辞就可能越好、表达会更清楚。从几个应聘者中选择聘用谁、琢磨重新设计公司的标志、编写课程的教学大纲,这类任务也是如此。
5. 刻意地不完成任务
创造性任务停止得越突然,你切换到其他任务时就越会想着它。注意力空间有一些残留,你的大脑就会继续处理最初的任务。例如,写某个复杂的报告时,可以试试某个句子写到一半就停止。
留下部分任务不完成,遇到外部和内部的解决办法信号时,它们就会处于意识的前沿。
6. 吸收更有价值的信息点
我们吸收什么,我们就是什么。你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发散模式,慎重地吸收信息。吸收新的信息点,可以暴露大量的新信息和触发物,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章进行探讨。这些信息点会极大地影响我们专注的目标,决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效能的高低,也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镜子。 [1]有意思的是,这个支持发散模式的默认网络,是偶然发现的。起初,这个网络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由于实验错误,它也被忽略——认为它只是脑扫描仪的背景噪声。最终,科学家们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错误,此后它就一直是神经学的一大研究课题。
心得体会——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具有非凡创造力,源于敏锐捕捉信息点的强大能力,即便睡眠也在完成任务,时间被充分利用,注意力空间被最大限度扩展,创造随时发生,创造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