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魏烈士的事迹,感动得眼眶发红,心灵也在激情颤抖着。于是,就灵感迸发,随性写了一首不是诗的诗。
在激情中一挥而就,到后来却怎么也结不了尾。因为自己的标题与内容有了脱节,当时灵感袭来时的高潮,在敲打键盘中,转瞬流走再也找不到。无奈之下,只好顺着自己写完的思路,勉强结尾。
结尾之后,怎么读怎么觉得是无病呻吟,灵感来时的胸中澎湃一点也体现不出来,根本没有如狂风骇浪般一浪高过一浪,一波胜过一波的磅礴汹涌。感觉就是一杯无味的白开水,连丁点水花都没有泛起。不免失望,并且十分懊恼。
无奈,只好把写好的放下沉淀,准备第二天早晨再找找灵感,再激发下心中的波澜壮阔。
谁知,今早,就有编辑老师紧急收稿,恰巧手头还有一个事务要抓紧处理。可想着自己还存在问题的稿子,就跟编辑老师说,能否再等我修改下,但老师说交上吧,会有专业老师帮忙修改。那就急忙又改了一句话,就什么也没顾及地发到了群里。
发完一看,才觉得有些不合适宜了。因为有一位自诩老师级别的人物刚把稿子发到群里,并且还有好几人在点赞跟送花什么的,我就这样横插了一杠子,“老师”肯定认为我在喧宾夺主。还有我的三五好友,不长眼色地艾特我,为我点赞送花。
果不其然,没到五分钟,“老师”就把自己的作品再次发到了群里,我一下就有了不好的感觉。想想怎么解释下,但一想发都发了,还怎么解释,越解释会越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索性随它去吧,“老师”也不至于计较我一小兵。
临近中午下班时,“老师”在群里开始艾特所有人,说要讴歌烈士,就要全面了解烈士,用心写文,不要一知半解,无病呻吟,争抢眼球什么之类的。
我看了,心里有些许不舒服。我觉得如果真的是“老师”就应该给予指导,给予字斟句酌的剖析,如果真的是“老师”应该心胸宽广,见到好作品真心夸赞,见到欠妥的作品当面指出,真心纠正。而不是这种狭小心胸,你的作品就只被向上顶了一下,它的光芒就被掩盖了吗?那也只能说明,它根本就没有发光。这种心胸写出的文章应该也不会灿烂到哪里,“字字珠玑”估计会变成“字字猪计”。
老师非老师,心胸非心胸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