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子女,打小,耳边就时常听长辈们唠叨着“吃什么补什么”。尤其读书阶段,此现象备受重视,大伙儿都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烧脑子的却异常重要的事儿,好多人坚信着,甚至给孩子多吃点核桃、脑花等等外形像脑子的食物,可以“补脑”促进智力发育。而今,此现象依旧存在。
作为一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作为一名在成都名校从业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尽管并未走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前线,少了些前沿科技的熏陶,但我可以很客观的很负责任的说:“吃什么补什么”,对,也不对。
和外界源源不断的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实现体内物质的积累和更新,是人体得以生长、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保障。我们主要通过消化系统从食物中获取物质,为了实现获取物质的目标,消化系统具备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大功能——消化和吸收。物质会通过消化系统的吸收,转移到血液或者组织液中,从而转变成人体自身的物质,加以利用。
由此可见,吸收是消化系统的最终目的,也是吃的根本目的所在。消化则是为吸收服务的。简而言之,食物中有些物质个头太大(大分子物质),人体吸收不了,消化系统会想方设法利用消化酶等一切能利用的所有手段,将大个头物质剪成可被吸收的小个头物质(小分子物质),这个过程就是消化。
因此,我们吃任何形态的食物,都不是直接补的体内与这种形态类似的结构,而是食物中包含的物质。所以,我们吃脑花,补充的不是“脑”,而是脑花中含有的各种物质。
由此可以判断,若单纯着眼于外在形态,“吃什么补什么”,错得不能再错了。幸亏如此,否则,我们吃下去的是猪肉,长出来的也该是猪肉了,多恐怖啊!
若继续追寻,“吃什么补什么”,只能从物质层面来寻找契合点了。
根据食物中的物质,在吸收前是否需要消化,可将其分为两类。“吃什么补什么”,对,或不对,就取决于物质到底属于那一类了。
第一类,可被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这类物质不需要消化,吃进去,到达正确部位,即可被吸收,成为人体的一部分。水、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均属于这一类。
对于不需要消化就可被吸收的物质,真的是,“吃什么补什么”。
第二类,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的物质
这类物质会被拆分成最小的结构单元,它们的原有形态不具备参与人体构成的资格。比如,常说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等。蛋白质会在消化液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最终以氨基酸(或小型的氨基酸聚合物)的形式吸收为人体成分,这些成分会进入到我们的细胞内,可被加工成为人体的蛋白质。脂肪会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转化为人体的一部分,亦可在细胞内加工成为我们自己的脂肪。淀粉也会以葡萄糖的形式为人体添砖加瓦,细胞亦可利用葡萄糖合成我们体内的糖类,比如糖原。甚至,现阶段频繁提及的基因,也会被消化成核苷酸等物质才能被吸收,再参与细胞内我们自己的基因构建(若以此为基准,转基因食物,能改造我们的基因吗?)。
可见,食物给我们提供的是,构建人体自身物质(蛋白质等)的原材料,绝大多数原材料需要消化后才能加以利用。所以,不管我们吃的蛋白质是来自于鸡、鸭、鱼、猪、牛、羊,还是各色海鲜,甚至植物,最终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是被分解后的可被加工为人体蛋白质的原材料(比如,氨基酸)。简而言之,不管吃什么肉,最终长在我们身上的,都是人肉!
可见,对于这类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物质而言,“吃什么补什么”,站不住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综上所述,“吃什么补什么”,从食物的物质层面而言,是有一定依据的。“吃什么”和“补什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以“脑”为例。脑花中含有构成“脑”这个结构的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尽管会被消化成原材料,但这些原材料都是可以用来构成脑这个结构的基本原材料,这样就避免了一个现象:从其它食物获取构建脑的原材料,可能会缺乏某些特殊原材料,而影响脑中基本物质的合成。不过,尽管如此,脑花补充的原材料最终被用来建构大脑的,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看,“吃什么补什么”,能发挥的作用,太有限了。标题讨论的话题,“吃什么补什么”,我的观点更趋近于——不赞成!那么,你认为呢?
人生在世一辈子,我们通过物质交换,可以实现体内的物质积累。而我们一生做得更多的,却是通过对可接触信息的“选择性吸收”——吸纳知识,来实现自我精神领域的建构,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处事。那么,我们“吃什么”知识,就能“补什么”知识吗?
人精神领悟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体本身,但亦有共通之处——但凡“吃”进来的,只有加工后,才是自己“补”得的。最终,能否“吃”进来,“补”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脑对这类信息/知识的态度。对我没什么用?忽略!和我关系不大?简单处理一下,让它刷刷存在感!这对我很重要?集中脑细胞认真处理,和原有认知建立牢固联系,这会成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指点自己的为人处事,参与度,取决于对这类知识的加工程度和发挥作用的机会。
脑对知识的态度,取决于“我认为”,知识的命运掌握在“吃”知识的人手中。面对子女的教育,我们恨不能倾了所有,供他们一个我们认为最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补”知识。须知,我们并非“吃”的践行者,我们认为的好,孩子不一定认可,那么,倘若不被认可,收效微乎其微。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我坚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适合孩子,无论是环境还是知识本身,都增加了孩子高度认可的机会,他们会更热衷于对知识的加工,“吃什么”才能更有希望“补”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可见,对于知识,“补什么”,不单单取决于“吃什么”,学习者的加工方式更为重要。多多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吃什么”才更有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