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收藏把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读后感

作者: 弘丹 | 来源:发表于2015-10-14 16:47 被阅读2387次

    这本书4年前就读过,当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一个大猴子在卖力地“教”一群小猴子的场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还有一些已经内化的观点: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还有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的心理学实验。我曾使用这些观点,却忘记了这些观点的出处。

    虽然,4年前就读过这本书,但是,这次重读,才知道,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精华吸收得太少了。估计当时只是泛泛而读,也没有运用到实践中。

    也许,我当时读到这本书时,也是非常震惊,觉得是一本很好的书,只是读完之后,很快就忘记了,正如李笑来在书中举得一个例子:与同事聊天,对他讲“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他当时大为震惊,说,“太有道理了,真的感觉一下子解脱了。”半年后,再与这个同事闲聊,同事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那天听你讲完那些,真的特别震动。……可是,我刚刚突然想到,我怎么干脆就忘了呢?还是老样子……唉!”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吧。

    比如,心智模式,这个词,我看书得时候可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并没有运用到我的生活上,所以这个概念,我很快就忘记了。

    真正意识到心智模式的重要性,是今年上古典老师的《6堂职场发展必修课》时,古典老师一直强调心智模式的重要性,我才知道。我也一直认为,我是从古典老师那里第一次听说心智模式这个词,没有意识到自己4年前就看过这个概念了。

    再比如弗兰克的“人类终极的自由”: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我也以为是今年听某一位老师讲课的时候,第一次知道弗兰克的故事,没想到,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李笑来就写过这个故事。李笑来用这个故事讲述,这就是所谓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在重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时候,读到第三章,作者提到《奇特的一生》作者的“事件-时间日志”,发现,我自己平时每日记录时间的方法也是“事件-时间日志”方法,也许我当时也是看《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时养成的习惯,只是不记得了。

    从今年3月份开始用“爱今天”来记录我自己的时间,我对于时间的感觉也越来越精确。从3月份到10月14号,我在“每日写作”上总共花了170小时,我知道自己30分钟大约可以写1500字左右。而在这个期间,我在“洗刷”上也花了170小时,在“吃饭”上花了245小时,在“交通”上花了160小时。当你开始记录,你知道,时间花在“投资”的事情上,你可以有怎样的收获,你也知道如何尽量避免“浪费”的时间。从今天开始,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吧。

    所以,我也发现了重读经典书籍的重要性。有些书,第一遍看时,可能是境界还不到,可能是没有专注,可能悟性不够,并没有领会书本的精华。等过了几年再看,会有新的收获。我也明白了一些知名人士提到的,要熟读经典书籍,有些书,真的需要读好几遍,才能领悟书中的真谛。草草得阅读,快速的阅读,你吸收的精华也是比较少的。

    所以,我觉得每日一本书是很难做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关键不是读了多少本书,而是你从书中吸收了多少精华,书中的知识如何指导你的实践。

    重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我也发现,自己的心智模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震惊,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但是,生活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次重读这本书,更多的是赞同,觉得这本书写得太有道理了,把自己这一年来的摸索都深刻得写了出来,佩服作者入门三分的洞察力和总结能力,而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一些好的变化。

    而这些好的变化是源于我开始“每日写作”的习惯。李笑来也在书中提到了“写作”的重要性。培根曾说:“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Readingmakes a full ma,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书中,李笑来也详细谈了“学了有什么用”的困惑。很多人,因为觉得学了没什么用而拒绝学习,而不知,拒绝了学习,也就拒绝了成长。其实,等待是最耗时的。古典老师在《6堂职场发展必修课》里提到,小步快跑,每个人都无法清楚得规划未来,但是要小步快跑,而不是在原地等待。

    通读《把时间当作朋友》,感觉这本书不是在讲“时间管理”的,作者李笑来也说了“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李笑来的语言犀利而深刻。如果阅读了这本书,领悟书中的观点,提高自己的心智模式,真正把时间当作朋友,对于而言,有可能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书对于你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摘录

    俞敏洪:喜欢笑来的观点:一切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各有不同,有的人一生很伟大,有的人一生很琐碎。如果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就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反之则每天庸庸碌碌,停止进步,所有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只能是一堆琐碎。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爱时间管理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

    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终于有一天,我对自己说,“承认了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无能为力。”在那一刻的醒悟中,感觉就像那凤凰涅磐一样浴火重生。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培养出良好的心智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人生是马拉松,胜者并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第0章 所有人的困境

    最终,我的发现是,所有学生提问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的“时间压力”感受。“没有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是虚假的“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得他们终日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第1章 心智的力量

    每个人所拥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给每个人的一生带来无法估计的价值差异。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除了看得见的相貌、身材、出身、财富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智力量差别。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发现、培养、呵护、调整自己的心智更重要的事情了。

    心智力量的差异

    心智力量的不同,最终会使一个人无论咋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与另外一些人相比甚至可能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得短处。做好这件事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没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得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得时间。

    第2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你现在竟然仅凭你的心智就知道了你原本并不知道的“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自己的存在!

    不再让精子成为自己的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耐心有着神奇的力量,当每个人都在拖延,最后又手忙脚乱的时候,你的生活却非常从容。

    我所说的“心智”,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ind”。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在众多定义中,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思维。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尽管你用它思考,好像它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是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竟然能运用心智把我们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去的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到它来之前,它不会回来。

    另外,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平静接受并且正确认识自己的天性是改变天性的第一步。

    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呢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掌握了这种能力,也因此使得他们与众不同的同时又往往令他人迷惑地感叹:“我怎么看不出来他到底比我强在哪里呢?”

    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就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3章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只会更为详尽。

    《奇特的一生》有这样一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身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经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的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钟”、“1小时50分钟”;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段额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放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得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实际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人类的尴尬是:在整个人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每个人的心智成长却要从零开始——所以,很多人最终没有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更尴尬的事情是,即便道理都明白,有的时候还是会一不留神就被自己的大脑控制。

    从今天开始,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吧。

    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迷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充满迷惑本身,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然而,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总是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你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的,因为已经足够近——足够近的时候,就算看不到花,还是可以闻到花香的。

    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家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时最重要的。

    第4章 开启我们的心智

    从这个角度上讲,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之一: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实际上与其他的动物居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学习能力”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了。

    所有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Trail and error)。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外一个“聪明”一点的,也重要得多得获取知识得方式是“观察”。“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所谓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所谓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的但是没想到过的地方。

    看穿本质的人们对教育稍微脆弱一点,就会无比失望,甚至绝望。无法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大猴子在卖力地“教”一群小猴子——要是一个大猩猩在教一群小猴子倒也强一点。可以想象的是那些最终进化成人的小猴子一路上要经历怎样残酷而难以想象的磨难?!

    本科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上讲,本科毕业之后,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学自己需要的任何科目。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当你改变你的态度之后,你的世界就会因此发生转变。

    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第5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我只不过是想提醒你,“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个表现:为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可问题是在于,比较是相对得,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富兰克·H·奈特有个著名的观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生,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一定要想清楚并记住这件事儿: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不是因为他们两个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很优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后命运的碰撞产生绚丽的火花。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拥有有效的人脉。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第6章 更多思考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他们的效率很差,根源在于,他们其实只做简单的事情,而回避那些有难度的工作。

    好像丢钱包的人都不是“故意”丢的一样,办事拖拉的人大多并非故意拖拉。

    很多人拒绝学习,本质上来看,就是拒绝做人——因为几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生学习”。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最浪费时间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自卑是浪费时间的罪魁祸首之一。

    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越是收入低的人越是不爱惜时间,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吝惜自己的时间。


    第7章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成功的核心素质:耐心

    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

    所谓的耐心,本质上就是时间的投入。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有多大得耐心,他得成功几率就有多高。反过来,没有耐心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时间终究会越来越快。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所以,从感觉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

    开启自己的心智,就等于重生。然而重生并不直接等于幸福。知易行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c3d08b8ec7c:@夏文飞 善于发现也是一种美。
      • 252c0f3b1fee:无意中上了简书,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我才发现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本质,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唯一正确途径。心安理得快乐,向作者致敬,好文分享
      • e2fe13763794:这本书在哪有卖?天猫只有第三版的
        弘丹: @念虫虫 李笑来的书是网上公开的,你搜索下
      • 谷雨春天:看完这本书我也尝试过用 爱今天记录时间 后来就放弃了,不过后来买了手环,每次抬手的。时候都会显示时间,对时间的把握也比以前强了很多
      • 39e64a7bf748:问个问题 第0章前的最后一句 人生是马拉松 胜者并一定是最快的 ? 是并不 还是 一定?
      • 安甜橙树:写的非常好,我准备买一本仔细阅读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wo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