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球球六个月开始,奶奶一直催促球妈,别给球球穿尿布了。
“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尿布,还不是把你养大了,现在还不把尿,以后长大会尿裤子的。”
类似的对话还有:
“你就是这样被养大的”
“我们那个时候,可没人会这样”
……
当然你可以怼回去,
“有了电灯,谁还用蜡烛啊,老妈,时代不一样了……”
但你想过没有,你的养育和教育方法,可能也会马上过时,而且比你妈过时的更离谱。
因为这个世界,淘汰一个东西的速度可比原来快多了。
如果你回到清朝末年,一定会发现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辛苦练习射箭,他们认为这样的技能可以帮他们在未来博取功名。但可能没有想到,仅仅几十年后,弓箭就完全退出了军事的历史舞台。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那些从祖辈父辈那得到的手艺,教诲,甚至人生信条,一下子变得毫无用处,甚至是负担。
(图:1899年外国人拍摄的清朝八旗子弟练习射箭,他们可能不知道12年后断掉大清的武昌起义,用的是步枪。)吓尿指数
美国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提出过一个“吓尿指数”,大致含义是如果让古人穿越时空去到未来,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跨度,才能把人吓尿。
这个吓尿,可不是简单的社会进步差距。
比如1979年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人穿越到今天中国的上海,他会蒙圈,但不会吓尿,他认识街上跑的铁盒子叫汽车,天上飞的叫飞机,电脑和互联网,虽然没见过,但无非不就是送个餐,叫个车,买个东西,方便是方便,但绝还谈不上被吓尿。
那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要吓尿一个古人,需要穿越多久?
库大爷的回答是250年,那是中国清朝的乾隆年间,欧洲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美国还是欧洲的殖民地……
如果你把1750年,一个叫老王的倒霉蛋强行绑架到2017年,他会看到什么?
金属铁壳在宽敞的公路上飞驰,和太平洋另一头的人聊天,观看一场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演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长方形工具把眼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生成一个地图然后地图上有个蓝点告诉你现在的位置,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黑科技。
别忘了,你还没跟他解释国际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核武器以及相对论。
这时候的老王会是什么体验?惊讶、震惊、脑洞大开这些词都太温顺了,可怜的老王只有被吓尿的份儿。
但如果老王回到1750年,想抓一个更古的人来吓尿,往前250年就不行了,得回到公元前12000年,那个时候的人还不会种庄稼,过着狩猎的生活,和豺狼虎豹抢食吃。
而公元前12000年再往前的吓尿指数,可能要回到十万年前或者更久,然后用人类对火和语言的掌控来把对方吓尿。
你会发现,越接近现在,要吓尿一个古人的时间跨度从十几万年,缩短到250年,社会的发展太快了。
如果要吓尿我们这代人,需要多长时间?据说是25年,正好是一代人的跨度。
意思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出生的孩子,让他一直停留在2017年,给他最好的养育,上最好的大学,用社会能给到的最好的资源培养他,等他长大到25岁,再回到他应该生活的2042年,他会像从清朝穿越到2017年的老王一样,被吓尿,所有的见识,知识,能力,完全不能让他在那个时代生存下来。
当然,这是个脑洞式的猜想,不会有人一直生活在2017年,但社会变化越来越快,我们比我们的父母,会更快“过时”却是应该会真实发生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能预测25年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但就是回想一下近年世界发生的变化,就足以让你脑洞打开:
10年前,谁会想到帮人涂指甲油也能当职业,而且还有人赚了不少钱。据说现在还有一种工作叫家庭整理师,专门上门帮人叠衣服,收费不菲。
同样,又有谁能想到,美国华尔街的初级律师,会计,这种高级白领的工作,也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从过去靠家传手艺谋生,祖祖辈辈都做同一份职业,到后来铁饭碗,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再到今天,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人每3年,至少就要换一家单位,甚至换一份职业。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5年就是一个时代了,但对未来来说,每天都可能是一个时代。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需要意识到这些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问题,会在我们孩子成长的阶段发生:
教育发展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
你知道初高中物理课上,我们学习的牛顿三大定律,其实早就被爱因斯坦验证是错的了吗(个人认为可以归于历史课范畴)?
曾经有本书认为,现在的教育,无论本科还是专科,70%都是职业教育,其实不光现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实用主义,比如古代私塾,本质上说是公务员考试(科举)的考前培训班。
今天,无论几流大学,
以职业类型划分的专业往往很火爆,比如新闻,法律,营销,国贸……
而以学问类型划分的专业,就非常冷门,比如历史,哲学……(抱歉,一个文科生,只能拿文科专业举例子)
我们虽然不能说,这种教育完全没用,但职业本身变得不靠谱时,针对职业的教育还靠谱吗?
而且你还很难说学校教的知识或者技能,是不是真的没有过时。
今天我不是吐槽教育制度,即使在发达国家,这样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因为教育水平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这即将或者已经成为常态了。可能老师上午讲的知识,下午就被科学界或者学术界推翻了。
教育的“快捷方式”不灵了
现在市面上有一门很流行的父母课程叫“正面管教”。
“管教孩子”,一直被当作是是父母天经地义的权利和义务。
中文里,管教作为名词,是指监狱内看管犯人的警察,在英语中“discipline”即有“训练”,“使什么东西有纪律”的含义,同时也有“处罚”的意思。
所以,看来无论中西方,管教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控制”,“约束”甚至还有点“暴力”的含义在里面。
所以无论是正面的管教还是暴力的管教,都改变不了管教的本质就是“少废话,按我说的做”
比如,我们都会要求孩子,“得到别人帮助后要说谢谢”。
但为什么得到帮助后要表达感谢呢?孩子其实并不明白这种道理
有的家长会说,“这说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那什么又是礼貌呢?”孩子继续问
“呃……不要管为什么,按我说的做”
实际情况是,感谢是一种内心感受的表达。
别人帮助你,让你产生了愉悦的体验,你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就是谢谢。
如果用非管教的方式,应该是这么跟孩子说:
“嗯,小明对你的帮助,让你轻松了很多呢,如果小明的帮助让你高兴,你可以吧你的感受告诉他,我相信他也会很高兴的,你也希望他高兴,对吗?”
看似结果差不多,但小朋友在其中收获到了一种喜悦感受,并理解如何去感受别人,帮助他的人,的感受。
这样教孩子很麻烦不是吗,而且孩子也不一定能懂,还不如一句“少废话,听我的”来的直接。
所以管教就像是电脑系统中的“快捷方式”,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启动。
管教跳过的中间环节大概有三种:
跳过孩子感受,如“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谢谢”
跳过孩子认知,如“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不然你就完了”
跳过孩子情绪,如“男孩子不许哭”
说到底,管教是牺牲掉孩子的一部分能力,来换取父母笃信的一种信念。
这种交换,划算吗?
在过去,是划算的
最近的票房电影《摔角吧!爸爸》里,男主角辛格,就是一个绝对的权威管教型的父亲,女儿除了听他的,成为一名女摔角运动员,没有其它的选择权。
但爸爸笃信,相比在14岁就嫁给一个不认识的老男人,做一辈子家务,成为一名摔角运动员,要对女儿好的多。
在删节版里有这么一段对话,吉塔的妈妈难过地问,女儿学了摔交,以后怎么嫁得出去?爸爸回答:他们要选自己喜欢的伴侣。
当然,作为故事,女儿们最终收获到了荣誉和幸福,但电影没有交代的是,她们也失去了,除了成为摔交运动员以外,生活的可能性。
当然,摆在她们面前的选择也确实不多,这个例子,并不一定适应人必须面对越来越多选择的未来。
就像在电脑桌面,建立十几,二十几个快捷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建立几十上百个,那就装不下了。
其实总结一句话,
在不确定的未来面前,教育的目标(知识)和手段(管教)都即将变得不靠谱,那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这里谈几个我不成熟的小建议:
1、有兴趣比有知识更重要
相比决定教给孩子什么知识,不如想想什么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美国,像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名校毕业生,其实也并不以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见长,
他们毕业生的所能拿到的平均工资甚至低于某些专科类院校,但在3-5年后,哈佛,耶鲁的毕业生的个人成就,远非其它学校能比。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
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在他们看来,教会学生享受知识的乐趣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2、别规划太长的人生
据说在1953年的时候,哈佛曾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于人生的影响调查,
发现3%的人目标清晰且长远,10%的人目标清晰但比较短期,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在过去了25年后,发现目标越长的那群人,活的越好,3%的人成为了顶层,而27%的人活得很糟糕。
但经过校方证实,他们完全没做过这样的调查。
假故事,为什么那么流传盛广?因为符合我们的直觉,我们总是希望未来被计划、规划、设定,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够很早就定下来,不要动。
在我看来,未来父母给孩子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他做,小学不让他做,大学不让做,媳妇不让他挑,房子不让他选,工作帮他找好了。
于是到他35岁那年,真正面临他的职业变化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
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定一个三到五年的计划,就足够了,然后有极强的跨界整合的能力,保持好奇,拥抱变化,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事业。
3、拥有享受幸福的能力。
在一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能力。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老师,有一天,他在一个小吃店吃饭,走近了一个中年人,提着一个小提琴,旁边跟着一个小姑娘,一看就知道刚参加过一个小演出,但这个小姑娘嘟着嘴不开心。原来这个小姑娘刚刚参加过小提琴的三级考试,没考过。她父亲就说,爸爸当年给你报这个小提琴班,不是为了让你过级。
爸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长大了,爸爸不在你身边,你觉得不开心了,把琴箱打开,帮自己拉一曲,那个熟悉的音乐走出来,环绕着你,就好像爸爸还在你身边一样。我就希望你有一个这样的爱好,能在这个时刻陪伴着你。那位老师听完很不争气的哭了。
有些人可以把兴趣变成自己的热爱,还有些人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感。
所有这一切,都能让你觉得:工作虽然不是最成功,但一定是更加幸福。
最后,其实可以看出来,与其说孩子面对一个更有挑战的未来,不如说父母需要面对更有挑战的养育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