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简友广场
数学思维如何指导人生——《底层逻辑》之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如何指导人生——《底层逻辑》之数学思维

作者: 豆瓣酱的kiwi | 来源:发表于2024-04-09 22:12 被阅读0次

今天这篇好像在上数学课。说真的,我对数学无感。我能理解化学思维对实际人生产生的类比联想作用,可是数学思维是什么?是1+1=2的“实事求是”吗?作者分享了五种让他自己受益匪浅的数学思维。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这句话源于概率论。假如做一件事成功概率20%,并不意味重复做5次这件事就一定能成功,如果我们把95%的概率定义为成功,那么根据公式计算,这件20%成功概率的事要重复做14次才能成功,参见以下公式:

[if !supportLists]1. [endif]做一次成功的概率是20%,那么失败的概率就是80%;

[if !supportLists]2. [endif]假设重复做n次至少有1次成功的概率是95%,相当于重复做n次每一次都不成功的概率是5%,那么重复做n次都失败的概率是:80%n=5%,n=log0,80.05≈13.42。

所以,重复做14次成功的概率能达到95%。同理,如果想使成功的概率更大比如到99%,重复的次数就要达到21次。100%的成功概率需要更多的重复和一些运气。这个公式让我立马联想到买刮刮乐的情况,比如一张刮刮乐有9个图标可以刮,按照刮刮乐的规则,刮中有相应数字的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钱,但是在那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一般数字、甚至还有图片还有汉字等五花八门的图标,而可刮的个数随着彩票的面值增加,但仍然远远不足以抵彩票中奖的概率,所以普通人要买多少张彩票才能达到高的成功概率?神奇的是彩票这东西不能完全按照“一次成功的概率是多少”为基础,运气成分占比很大,很多人玩彩票也是图一个乐子,还间接地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了一些个人贡献。但是在写材料这件事中,这个成功的概率似乎又可以用起来,写材料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文章不厌来回改”,来回改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稿子的成功通过率提高。以我自己曾经参加比赛写的稿子为例,我写完初稿后至少来回改了不下20遍,后来那篇稿子获得了市里的第一名,也算是对这个“概率论”的一个小小的佐证吧。概率论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前面某篇的标题“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增加这件事成功的概率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这句话源于微积分。什么是微积分?作者举了个例子:一个物体静止不动,推它一把会瞬间产生一个加速度,但有了加速度不会瞬间产生速度,要当加速度累积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速度,而有了速度并不会瞬间产生位移,当速度累积一段时间后,才会有位移。简而言之宏观上我们看到的是位移;微观上,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理解了微积分,看问题的眼光就会从静态变为动态。这会儿是不是更能理解“台上十分钟,台下10年功”“量变达成质变”“莫欺少年穷”了?把它联想到工作中,是不是更能理解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到被赏识这个过程是一个积分效应呢?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体重不是一下子飙升的而是一杯杯奶茶、一顿顿烧烤、一天天不动贡献的积分效应呢?反正我是明显地感觉到近几个月来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降低不少,腹部的脂肪又悄悄堆积起来了...看来,我发现问题还是很厉害的,从宏观直观的数字追溯到了微观容易被忽视的日常。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公理体系

它源于几何学。类比从欧几里得几何公理推出的定理之一“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和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公理推出的定理之一“过直线外的一点,至少有两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两者为何不同?因为前者是解决平面上的几何问题,后者是解决曲面上的几何问题,所以两者都有道理并不冲突。这让我联想到了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不同”,公理是一种选择,不同的公理会衍生出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好像各个国家选择的主义和道路不尽相同。道不同可以不相为谋但不代表不能和平共存,中国古语曰“和而不同”,而西方一些国家大肆摸黑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1月中旬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元首会晤时指出: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而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出发符合本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正如外交部副部长于2021年12月2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所说:“民主制度不是‘飞来峰’,民主建设不需要‘教师爷’。世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文化多姿多彩,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民主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民主发展道路,更没有十全十美、高人一等的民主制度。民主发展道路要想成功,必须深深根植于本国土壤,让人民满意和幸福。”

[if !supportLists]四、[endif]数字的方向性

    它源于代数。作者把我们学数学的顺序从学自然数到整数再到分数再到有理数无理数这一过程类比到生活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开始看事情看的是对和错、大和小,慢慢地发现世界并没有这么简单,你看事情开始看到灰度。这个词——灰度真的非常妙。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实就是一步步在理解世界的复杂性。更复杂的是,数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这种属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是合力造成加速度向上,可能是阻力造成负向加速度停滞甚至向下。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

它源于博弈论。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之前的文字中已有详细的叙述,在这里不再展开。不论是个体之间,或是团体之间甚至是国与国之间,非零和博弈才是各方更应着重探讨的方式,达成共赢才能使世界的未来更美好。

这一篇好长,光是看完这5个观点就有点累,更别提要把它们联系到工作生活中了。我一边写一边在脑海里搜寻相关的实际经历,其实有很多观点已经在现实中被不自觉地运用,也较好地指导了当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时自己心态和方式方法上的有效调整。但是为什么形成系统书面语言的是作者而不是我呢?除了自身软硬实力的差距之外,高层次高维度的复盘分析能力和理论与实践中的相互反馈体系还没有形成,是很大的原因。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唯有不忘初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得始终。

相关文章

  • 《底层逻辑》数学思维

    R:吴军老师在得到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硅谷来信》《谷歌方法论》《信息论40讲》《科技史纲60讲》《吴军讲5G》...

  • 数学思维新方法--怎样解题 学习笔记

    数学是宇宙的通用语言,通过0110的数字组合构建了宇宙万物的底层逻辑,数学思维是认知世界必备的基础思维能力,那如何...

  • 谈谈数学思维

    什么是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遵循什么原则? 为什么需要数学思维? 为什么数学思维能发现问题? 如何使用数学思维? 什...

  • 2022-10-25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讲究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就是抽象出概念,在应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数学概念的...

  • 2022-10-23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数学讲究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就是抽象出概念,在应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数学概念的...

  • 华美课堂探秘——三年级的数学课竟然这样上

    在数学课上规划机器人? 孩子如何化身侦探逆向思维? 如何利用逻辑思维找出罪犯? 超学科主题里有哪些数学元素? 在二...

  • 《底层逻辑》中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我从小到大特别憷的一块内容,前段时间看到有人记录高数方面的内容,觉得还像看天书。但最近看的一本书让我的狭隘思...

  • 优学猫 | 数学逻辑思维

    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单的谈谈数学逻辑思维启蒙的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逻辑思维? 二、为什么孩子要学习数学逻辑...

  • 数学日记 数学、逻辑思维和侦探

    数学、逻辑思维和侦探 文:乐观小孩 逻辑思维也不单单在于数学,也在于侦探。 因为侦探是要逻辑严谨和思维活跃,才能留...

  • 数学是思维方式,语文是工具手段

    “学习数学的意义是会做题么?并不是。而是形成数学思维,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郭书云说,数学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思维如何指导人生——《底层逻辑》之数学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t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