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开玩笑,常会说,其实我是一暴脾气,大家一笑而过。
人的性格,有时候会因为环境等各种因素而形成,脾气,也就是性格的一种外在表现,因为一些琐事,有人动扎大动肝火,仿佛全世界都欠自己什么似的,有人却能坦然处之,一笑而过。
脾气的形成,小而言之就是家庭氛围的影响,大而言之就是一个群体区域内的风气原因。
我的朋友小岩,毕业后一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用他的话讲,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是做技术的,比较慢条斯理,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会理清思路,不紧不慢,做到完美,但和他一起来的同事,是做市场的,不管什么事情,都显得比较急躁,遇到一些琐事,首先就是一通火,造成很多人不敢跟他接触,时间久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情绪给他。
有人说,长期跟负能量的人在一起,就像你在奔跑的时候扛着一袋东西,明显的奔跑速度就低于轻装上阵,因为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徐沪生在他的《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里曾经说到,自己因为父亲的不治之症,最初常常会跟很多人倾诉,刚开始,大家还会怜悯他,后来逐渐的,他的倾诉变成了一种负情绪的传染,就像祥林嫂一样,原本是个受害者,后来却成了让人厌恶的人,人人敬而远之。
暴脾气也是一样,你周围的朋友要么感到畏惧,要么感到厌恶,因为暴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徒增别人工作的烦扰。
暴脾气的人,一方面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在顺境中成长,突然的各种不如意逐渐的消磨着,就会脾气很大,另一方面就是内部环境的容忍和包容,导致这种脾气变得理所应当,我曾经也在《习惯》那篇文中阐述过。
暴脾气还表现为对某件事情的厌烦,但又无可奈何,只能以暴脾气的形式发泄出来,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无非就是被现状改变,或者改变自己,我们骨子里都是不愿意逆来顺受的,只是因为时间的荏苒,很多人选择了妥协。
那么改变自己,有的人因为环境,逐渐的将自己打磨的更加适应环境,最后被环境同化,有的人因为对环境长期的抗拒,不断的提升自己,从自身价值角度改变,最后抛弃现有的环境,也是一种改变。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这类人,既不想屈从于环境,也不想改变自己抛弃环境,就成了负面情绪的发源地。
斯宾塞.约翰逊在《峰与谷》里曾经对人生低谷与巅峰的理论进行了故事化的阐述,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学会从逆境中寻找人生的转机——在真相中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高峰与低谷本来就是相对的,转换一下你的思路,按照相反的方式行动,就能重新回到你的高峰状态。我很喜欢,每个人都会面对高峰与低谷,高峰的时候,你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而得意忘形,低谷时,你又不能停留在低谷本身而陷入痛快,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问题总会有转机,哪怕是在逆境,一个人,定下一个奋斗目标,不能每天憧憬在未来成功的美好中,还是看看眼下应该做的,活在当下去奋斗才是最好的抉择。
我有个朋友小孟,是一个骨子里有韧劲,喜欢钻研的女孩,工作5年,她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懈怠,而是保持着最初的活力,对任何同事提出的问题都会来者不拒式的完成,当然我并不是特别提倡这种作法,量力而行,我只是感到,她骨子里是一种渴望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环境的人,当然在很多琐事的事情之后,她也学会了很多,比如修打印机,很多人面对这个屡修屡坏,屡坏屡修的问题非常烦恼,时间久了就会抱怨公司这种问题,那种问题,进而情绪化的泛滥和传染,蝴蝶效应下,可想而知,而小孟则是,每次坏了都会自己研究修理,比如因为长期在室外的原因而导致纸张受潮而卡纸,解决方法就是用的时候再拿纸过去,多次下来,小孟对于修打印机已经变得各种得心应手了,这样以来就有成就感,随之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坏情绪的产生就是一个瞬间,而好与坏都会传播传染,简而言之,就是遇到问题越烦越抗拒思考,越不想解决,最后恶性循环各种蔓延,好的情绪则是遇到问题首先活在当下,想办法,解决,得到成就感,完成,积累的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