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会议上,针对今年公司利润下滑的现象让各部门经理发言。这时候北方大区的经理开腔说道:“今年我们北方大区在所有员工的通力合作下,已经完成了任务。倒是南方区业绩不好,估计是他们区销售业绩不佳,影响了整个公司的利润。”
这时候如果你是南方区的经理,你会怎么回复?
是针锋相对的怼回去?还是怒气值爆棚的反否认?
不论是否认还是回击,都是一种情绪沟通,是在用情感控制自己的语言。这时候说出来的话,非但不能起到回击的效果,更有可能火上浇油,让一场本为了解决问题的会议,演变成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甚至是争吵。
情绪沟通是一种感性的沟通,它产生的结果通常是以主观观点作为结论。正如北方大区经理所言,“责任在于南方大区”,这是一种观点。
与之相对应的,有一种事实沟通,它用合理的事实替代观点,让结果不言自明。
事实沟通有什么好处?
事实是客观存在,它一旦产生就不太容易反驳。
你指责别下属工作不努力,下属可以反驳说每天都早到晚下班。上班时候也很认真。
可是如果你说下属今年业绩下滑,只卖出去30套房子,比去年少了30%。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下属无法辩驳。
事实比观点更容易让人信服。
你说今年读了很多本书,那么别人会质疑,多少本书算多,20本,还是30本,不过说多少,总有人会比你多,无法让人信服。
可如果你说今年读了50本书,用数字说话,不用表明结论,知道的人都会认为你读过很多书。
不用事实沟通,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会激起对方的不同意见,进而可能会演变成争执。
怎样区分事实与观点
我们平时用观点过于普遍,以致想当然认为那就是观点了。
所以事实沟通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区别出事实与观点。
事实就是已经存在,不因说话对象不同而有改变的内容。观点则是一个人的想法,可以与事实一致,也可以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今天天气很热。
这是观点,你可以是刚从空调房里出来,也可以是刚喝了碗热水,或者穿的过多,总之这些导致你认为今天很热。
可是某个人病了,打摆子,或者穿的偏少,刚吃完一根冰棍,那他会觉得气温正合适,并不热。
因此对于这种观点,有多种理解。
可如果你说,今天天气最高都到达37℃了。
这就是一个不变的事实,不论谁说,他也只能认同这个事实。
同样再举几个例子:
今年你的语文成绩下滑严重。(观点)
今年你的语文成绩只考了72分。(事实)
妈妈和女儿说道:“今天你去相亲的这个小伙人品不错。”(观点)
妈妈说道:“今天的这个小伙人不错,是我公司同事,对人和气,又懂礼貌,而且谁电脑出问题了,他总是乐于帮忙修理。”(事实)
用事实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事实和观点要搭配使用,至于是先事实还是先亮出观点,得根据听话人的性格和内容决定。
理性的人通常会优先选择事实沟通,而选择观点优先的人,通常偏感性。
2、突出表现细节的话,显得内容更令人信服。
所以如文中第一个例子,南方大区经理就应该避免进入情绪沟通陷阱,而是用自己部门的招聘业绩来阐明。
遇事多用事实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