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子兵法》,辩阴谋诡计

作者: 竖秋 | 来源:发表于2018-02-17 01:14 被阅读267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播出过一部电视论证片,叫《河殇》,具体内容早已模模糊糊,但是片子一开头引用的《孙子兵法》开头那句话记忆犹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那时,我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乱熟于心。

读《孙子兵法》,辩阴谋诡计

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误读了,那就是《计篇》的“计”字。

曾几何时,我们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划等号,认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就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是反复权衡双方乃至多方的实力的意思,不是奇谋妙计。

为什么大家都把《孙子兵法》的计理解为“算计”而不是“计算”?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希望快捷的完胜对方,所以,都琢磨着如何“略施小计”“阴谋诡计”“锦囊妙计”。

这正好是孙子反对的。

孙子的计,是扎扎实实的计算,是认认真真的权衡,是实力的对比。有点像毛泽东《论持久战》里面分析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得出中国必胜的结论那样。

孙子把对比计算的科目叫做“五事七计”。

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则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这样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

这是孙子的核心思想: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权衡于敌我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杜牧解读《孙子兵法》这一关键要义时写到:“计,算也。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尔。”

这使人想起来成都武侯祠里的那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如果《孙子兵法》是讲阴谋诡计,那它就不是兵法“计算”而是三十六计那样的“算计”了。所以,我觉得《孙子兵法》是讲“道”的,研究的是军事规律,是不战而胜。而阴谋诡计是研究“术”的,是战而胜之。

这一点也像《易经》和看风水与算命的关系,前者讲的是“道”,是研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群经之首,后者虽然标榜自己的“易学”,却是研究和传播“术”的。各种风水大师、算命先生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而矣。

这就要讲到诸葛亮了。他为了感恩戴德,辅佐刘备,在道、天、地、将等均不如魏的情况下,奇计叠出,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在生之时为刘备赢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赫赫战功,但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奄奄一息,最终三国归晋。

固然,人们会永远津津乐道于诸葛亮的奇谋巧计,会永远津津乐道于刘备的三顾茅庐,会永远津津乐道于三国故事。只有少数人会回过神来研究《孙子兵法》,研读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读起来晦涩难懂的字句篇章。《孙子兵法》好像也预测到了后人们的味口,强调了“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善战者,都是没有故事的,平平淡淡的。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我们读《孙子兵法》要特别重视的。

上世纪末,有人推出了畅销书《1999,不战而胜》,1999年距今差不多20年过去了,今天的实事,正好与作者的预想相反,中华大地欣欣向荣,炎黄子孙信心满满。近百年来,我们衣衫褴褛,自强不息,我们抓住时机,韬光养晦,我们决胜小康,筑梦复兴,我们走出的正好是《孙子兵法》的“道”,正好是不战而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东北老齐:道与术,这就像某些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好市场调查,拥有完善的营销体系,做好员工培训与考核体系等等。总之,就是努力修炼内功,这就是道。某些企业呢,只注重请客送礼,坑蒙拐骗,栽赃陷害,总之,只要能签下合同。啥手段都用,这就是术。
    对于人来说,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学习技术等。这就是道。有的人,只注重搞人际关系,只注重对领导拍马屁。这就是术。
    竖秋:@东北老齐 赞同👍
  • 东北老齐:《孙子兵法》非常强调计算双方的组织动员能力。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比如战国时代,计算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去掉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剩下精壮年男子或者叫适龄参军人口。这些人还不能全参军,按照当时几抽一的比率,再参考某个国家需要对哪几个国家或者哪几个方向进行防御。基本上就能计算出某个国家在实战中能够投入现场的极限兵力。这样,就能计算出只要我歼灭你多少兵力,就能迫使你屈服。至少能迫使你割地赔款。
    竖秋:@东北老齐 诚如所言。现代战争如海湾战争,萨达姆就是玩的“算计”,小布什就是玩的“计算”。
  • 3e15cf9c57e4:请教竖秋,七计中,天地孰得,是什么意思?尤其这个得,用在这里怎么解?我猜测,是顺应利用天时的意思。就像草船借箭一样。是否还有其它深意?
    竖秋:@刘华_7d9a 得,应该是占有的意思
    竖秋:@刘华_7d9a 天是天时,地为地利。古代战争不仅选择战争机会,还一般不误农时。地利包括地形地貌,适合行军宿营摆战场等等,如置之死地而后生。
  • 石竹:新年快乐!
    喜欢孙子兵法的不战而胜,也很喜欢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能打仗的是好领导,不打仗的领导更是好领导。😜😜
    竖秋:@屿木同感同感

本文标题:读《孙子兵法》,辩阴谋诡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lm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