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之秦风的折纸(20160217)

作者: 不如乐之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23:40 被阅读0次

2015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是由陈思诚执导,王宝强、刘昊然领衔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

这是一部很下饭的电影。欢笑之余,电影还有几个未解之谜:电影最后,秦风的折纸表达了什么?;秦风面试为什么要说“实施一次完美的犯罪?”。

秦风的扮演者刘昊然

一、秦风的折纸

电影结尾处,思诺说:个体生命不同,但这世界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思诺认为善恶是宿命的,先于生命的环境无法选择,在恶的环境里只能用恶去除掉恶。

其实,贪婪、憎恨、痴迷是驱动一个人去达到目标的持久而强大的动力,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欲望是动力的源泉;亚当·斯密用自利开创了现代经济学,市场也是现代社会富裕的基本制度;火影忍者中的鸣人强大的查克拉来自于内心深处充满憎恨的九尾。

恶并不可怕,因为人的内心还有善,在善的束缚之下,把恶的驱动力导向善的目标,最终会产生一个追求卓越,干劲满满的好同志。

只强调恶,将自我膨胀,自我毁灭;只强调善,就缺乏动力,例子有大锅饭导致的饥荒;而且容易造成伪善。只有善恶的结合才是稳定的人,人心有善也有恶,行为终归还是自己的选择,并不存在善恶的宿命论。

秦风早年丧母,而父亲本应该照顾自己,却在秦风幼年时期因为犯罪去坐了牢。秦风内心深处的憎恨或许也曾想过设计一次完美的犯罪,把自己的父亲除掉。然而善念和理智控制了自己,被约束的憎恨转化为对犯罪过程的强烈好奇。而这恰恰是一个天才侦探的必备条件,因为要破解罪恶,就必须接近它,甚至成为它。

思诺设计一次完美的犯罪,秦风虽然最后识破思诺的骗局;但秦风理解和同情思诺,而且案件已经告破,所以放思诺一马。

秦风把纸对折,竖立在思诺面前。秦风或许想说,善恶并非宿命,人心皆有善恶,而只有善恶的平衡才能让生命站立。

二、秦风的目的

秦风是个天才神探,而天才的痛苦在于无人理解。而且天才往往智商高、情商低,这样的天才往往单纯地认为:越是珍惜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就越希望能在这个人的面前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能真实地展现自我。比如,在大学的入学面试中,考官问他上大学的目的,秦风说了不合时宜的真话:想“实施一次完美的犯罪”,但“社会”并不想听到出格的真话。

人生的一个矛盾是,你越重视的人和事,你就越需要“欺骗”它,因为“社会”只想听“成熟”的话。智商高的天才往往无法忍受“不真实”,如果世上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简化为理性和逻辑来处理,那么真实是处理事情最高效的方式;智商高的天才认为世上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理性和逻辑来处理,所以他们只愿意真实。

但是世界并不能简化为理性和逻辑,所以天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真实表达自我,社会不理解,结果是孤独;不真实表达自我,结果是痛苦。

为了应对这种困境,有些人会分裂出不同的人格,以应对不同场合需要扮演的不同角色。因为孤独的天才更容易陷入这种困境,所以高智商的天才更容易出现人格分裂。天才往往是疯子,这或许是上帝对天才的一种惩罚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人街探案》之秦风的折纸(2016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rp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