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着手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18:04 被阅读0次

对自己有要求,随手写点东西,是四年之前的事。

每天不一定写多少,但一定要写。

持续写到今天,如果说这中间,没有想过放弃或中断,那纯粹是糊弄鬼呢。

再好玩的游戏,时间做久了,次数做多了,都有“够性气”。

何况这还是整天与那些面部表情跟“兵马俑”一样木纳的方块字死磕。

长时间的涂涂写写,跟跑马拉松大同小异。中途遇上的“疲劳期”,或者叫“困难期”,人人都有。

就算心里暗示你可以不写,且暗示里包含的理由️也足够充分。停,还是不停下来,也全在自己。

因为每一天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完全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拿出其中的一条理由,就完全可以把自己给说服了。但是,已经储存在肌肉里的记忆分子会造反的。它会让你坐卧不安,吃不香,睡不着。

与到什么时候应该吃饭,什么时候应该睡觉一样,到什么时候打开手机开始写字,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

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痴迷地喜欢上一件事情,跟你生命的意义关系不大,但是,与你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

每天打开手机那一瞬间,你会觉得你又多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记录下来你的内心独白之后,你会感到想通了一些事情之后,心头一阵一阵的豁然明朗。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你也不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专业人士,哪来的那么多的可以写的素材?

负责任地告诉你,有大开大合大本事的大家,毕竟是少数。

咱们凡人一个,若是想调动好自己状态,先得把自己写嗨。至于诀窍,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根据自己的个人体会,就是能把身边事儿说清楚、写明白就行。

当然,写你自己熟悉的,写与你有关的,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你会觉得写起来轻松自在一些。

归纳总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素材,容易上手。进,可攻,退,可守。不多解释。

把内容拉得离我们自己的生活近一点儿,完全是为了把自己熟悉的东西展现出来,不至于自己都觉得,一篇只有几百个字的文章里,啰里八嗦的哪哪都不对。

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写字,才能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这就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采风”的道理。信手拈来,总比现学现卖来得快意一些。

尽量把话说得让绝大部份人接受,这点说起来容易,做到极致很难。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果不在一个频道上,双方会很累。简单明了、人味十足的“人话”,会让沟通全程无障碍。

如果你的文章让受众晦涩难懂,即使是被某一类人奉为经典,也不认为就是好文章。

把人话说得好的人,写的东西不一定成为人们口口相传中的经典,但一定会成为让人念念不忘的经常。

相关文章

  • 小处着手

    《少做一点不会死》里面有讲到要给生活做减法,从小处培养习惯。 那这两天我在行动营感觉睡觉睡得很晚,又要早起,精神特...

  • 小处着手

    我们的很多问题很无解,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比如「如何阅读」「如何提升工作效率」,问的人很疑惑,答的人很...

  • 小处着手

    对自己有要求,随手写点东西,是四年之前的事。 每天不一定写多少,但一定要写。 持续写到今天,如果说这中间,没有想过...

  • 小处着手

    “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是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 我很意外,这句话竟然出自于《考试脑科学》一书。是啊,这句话...

  • 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既然要用脑子生活,那么就要把脑子一直带上。 1 周六晚刚回单位,一兄弟周日要去出差,邀我小坐一下,要是以前我肯定很...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小处着手的威力

    《少做一点不会死》 每到元旦,朋友圈里都在晒新年计划,大家都雄心勃勃地热衷于做出各种改变。小A也不例外 ,她的新年...

  • 从小处着手

    最近学生写读后感,总是千篇一律,抄封面上的内容简介,向朋友请教,朋友说不能说读后感这三个字,学生会有畏惧心理,你要...

  • 小处着手,想做就做

    2020年伊始,一个小想法在萌动,想要练习一下写作。正好看到了查克兔斯基分享的朋友圈:得到听书《巨人的工具》,书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处着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s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