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篇《都江堰》的时候,可能感受比一般人更强烈。
第一次知道都江堰好像是小学时候学到的课本里介绍李冰父子的文章,里面讲到成都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就是得益于有都江堰,其实那时候是没有什么记忆的,能记住李冰的名字,那是因为班上刚好有个同学叫李冰,课文的内容大都不记得了,更没有记得李冰是何许人。
让我真正想了解都江堰那是很久以后上水利工程课的时候,老师讲起都江堰时总是用神奇这个词,讲到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包括宝瓶口的进水口、鱼嘴分水堤和飞沙堰溢洪道三部分。
2000多年前的古人怎么撼动这些坚硬的岩石,从玉垒山凿出一条引水渠的呢?听说李冰采用的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爆破工程,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将岩石用火烧,再用冰冷的江水浇,于是就像水管爆裂一样,坚硬的岩石从内部开始崩裂了。而这个凿开的口子就是都江堰大名鼎鼎的宝瓶口,凿穿玉垒山让岷江水能够畅通的流向东边,减少西边江水的流量,听说李冰带领十万劳工在这个工程上就整整花了八年。
为了辅助宝瓶口,使江水能够顺畅流入,并保持一定的流量,李冰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奔腾的江水一分为二。他用装满石头的竹笼堆砌出分水岭,将来势汹汹的岷江一分为二,北侧是河床深而窄的内江,南侧是浅而宽的外江,西边一支流顺江而下,被称为外江,这便是头部形状类似鱼头的江心岛,它整体就像是一条飘在江中的鱼,将这个岷江一分为二,最前面这个位置叫鱼嘴,这个设计太神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都江堰,看到这个鱼嘴的设计,当场跪拜了称,这是人类历史上设计的最科学的水利工程。
在鱼嘴的地方,内江的河道窄,挖得更深,外江比较浅,但是河道更宽,当枯水期来临的时候呢,水往低处流嘛,大部分的水流向更深的内江,约降到了60%,于是枯水期多分一点水给内江,以确保成都平原的水够用。到了丰水期的时候,外江宽阔,便反过来60%的水流向外江了,40%的水流流向了内江,这样丰水期的时候,少分一点水给内江,可以避免成都平原出现洪灾。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都江堰还有一个神奇的工程就是它的冲沙系统。虽然岷江水很清澈,但是也避免不了泥沙。到过都江堰的人就会发现,这个鱼嘴靠近内江的一侧是圆弧形的,正好和玉垒山形成了一条弯道。李冰设计了飞沙堰,利用离心力将水里裹挟的沙石甩出,进入外江,据说几吨重的大石头都会翻滚出去。就这样李冰成功解决了泄洪、排沙两大难题,这个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是当这个岷江水进入弯道的时候,表面携带极少量泥沙的水会走向成都平原,而底层携带大量泥沙的水会走向外江。
我那时候还学过一门课程河流动力学,讲的就是水流怎么运动带动泥沙,真是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如何掌握了这个弯道水流规律。这个充满智慧的设计,让经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的岷江水,最终携带的泥沙不到百分之五,可以这么说两千多年前的成都人在都江堰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智慧。
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秋雨先生的笔墨里只是通过写都江堰两侧水的不同态势来对都江堰进行虚写,重点还是放在对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和历史有机地混融 。主要写到的是李冰,从“都江堰---李冰--中国文化”的逻辑演进中,他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感慨、悲凉和欣慰的复杂情绪,并且乐观的认为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子孙会代代繁衍。
《都江堰》和余秋雨的其它文章一样,传达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观念。在他那里,都江堰不是一种单纯的建筑,而是一个中国文化因子的载体。 长城和都江堰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两端。长城是一种蛮横的政治哲学的象征,是统治者壮胆和讲排场的道具,而都江堰是种灵动的文明,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丰碑,因为两千多年来,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择巨大作用,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不愧为造福千秋的伟大工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拥有多么强大的聪明智慧。
有人说李冰的都江堰仿佛就在等待余秋雨先生的到来。他写都江堰的壮观景色,盛赞李冰父子,他立足于现代,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纵横捭阖,这是作者“人文山水”的精神再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他把对中华文化的敬仰贯穿在文化苦旅的字里行间。我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在读到《都江堰》的时候,仿佛越过浩渺时空,让我再次感念李冰的不世功勋。他虽没有学过水利学,也没有留下什么故事,却留下了这个水坝。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和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一世纪这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读着此篇文章,我的心也随同秋雨先生的心灵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李冰深入工程一线,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请教百姓得来的。也正是李冰尊重事实,科学取证和不懈努力才留下这伟大的工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是李冰建造都江堰的本意,也是他的座右铭,为何许多百年、千年前的工程,至今仍能造福人类,而现在许多号称现代化高科技的工程,却如此不堪?这让我也产生一种很无奈的感慨。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我若能问道而悟道,也算不虚读此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