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94853/e8366fbfc711eb53.jpg)
还记得吗?在那些年少懵懂的岁月,我们哼着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怀着青春的无限梦想从少年走到青年。直到越走越远,耗尽青春的锋芒与锐气,最终还是最喜欢他的一首《我是一棵秋天的树》。
默念着歌词,一个人穿过小树林。温暖蓬勃的阳光从叶隙间洒下来,绚烂斑驳的光影照在我身上,像是行走在光彩照人的星光大道,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浪漫。我常常想:穿过树林,能遇见过去或未来吗?其实,我最想:穿过树林,遇见二十岁的我。只是,穿过树林,遇见了一棵又一棵秋天的树,它们叶片枯黄、稀少,秋风吹动叶片,发出的“沙沙”声,像是歌唱着,描述这个世界的匆促。
握着二十岁那年的毕业照,我一头短发,穿一件蓝白相间的T恤,紧握着双手,笑容甜美。同桌说我清纯得像圣女,当时我却不知清纯也会随着时间消失。
友情是那时最重的感情。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睡觉,一起背书。还说好了,一起成就梦想。只是路越走越远,有的朋友忘记了梦想,忘记了最初来的方向。所以,最怕越走越寂寞,当初一群一起洒下青春汗水奋斗着的朋友,他们都留在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只能停停走走,偶尔回望,偶尔怀念,但还是一个人不停地走。
爱情是那时最朦胧的感情。每个周六下午,我都会在学校的传达室静静等候,等候一封来自远方的信。那是一个女孩美丽的初恋。有人说,人们怀念初恋是对从前的自己的怀念。是的,我是一个很怀念自己的人,所以,我选择我的初恋作为终身伴侣。
![](https://img.haomeiwen.com/i7394853/92ae7c1e33214607.jpg)
如果说,童年是萌发梦想的时刻,那么二十岁的青少年,是坚定梦想最好时机。所有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善于积累并持之以恒者。
近日,金庸先生的离世备受关注。他用近二十年时间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伴随着无数七零、八零后度过了丰富多姿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金庸先生在《飞狐外传》序中说道,“写小说跟弹钢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时,从不间断。”
“从不间断”这四个字在我心中颠荡许久。如果是我,光顾着写就顾不上读,光顾着读就顾不上写。一位作者,能做到读书四小时,写作四小时,而且“从不间断”,那真属不易。
在我曾经二十岁的年纪里,也做过几件能坚持下来的事情:高中时,体育成绩差,但是,当班主任说,3000米没人跑时,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并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跑完了操场的七圈半。这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但我觉得做每件事都应该坚持做完。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语文老师让我们写日记。这件事,我也坚持到了二十岁。后来,断断续续,也一直写着,直到现在,虽工作忙,仍坚持每周写文。
我是极爱阅读的,学生时代因为学业重疏于阅读。如今,挤出时间也要认真阅读。做不到如金庸先生每天阅读四五个小时,也要每周看完一本书。有一位女作家说过,“我从来不觉得半小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很短的一段时间。”
穿过树林,恍惚间又回到起点,突然清醒过来,我今年不是二十岁,而是三十五岁,今年过后再也不是青年。三十五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有太多的可能性还有太多的不可能性。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机遇如何运转,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只有抓住手中的时间,坚持做好自己的事。越坚持,越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7394853/a48f719ff643d71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