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上,如果可以重新改编剧作的话,电视剧《突围》中的市委书记吕德光在废除24号文件上能不能说服市长吴雄飞呢?
按照第一条操作策略“说服他人就是让他自己说服自己”,说服吴雄飞的过程就是依据对方的状况,不断调整一些可变条件,让他自己说服自己。
那么,在说服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调整一些可变条件呢?这就是说服他人的第二条操作策略。
二、设计话语框架,让说服自动自发达成目标。
在第一条操作策略中,说服的关键,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来以心换心,投其所好,让他心悦诚服地改变自己,接受你希望他接受的观点。
因此,说服一个人最高效的办法,就是让他参与进来,把你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自动自发地变成对方的。
那么,问题是如何才能够让对方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你的想法和愿望中来呢?这就需要设计好我们的话语框架。
所谓话语框架,就是给对方提供一个思维框架,用这个框架锁定对方大脑的思考范围。在这个框子里,他的理性可能全程不在线,他会按照你给他设计好的条件和路径走,直至达成你的目标。当然,这些条件和路径就形成了一个框架。
心理学上有个“框架效应”,可以用来解释这条操作策略。根据“框架效应”,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或问题的描述,都会产生一个框架,而听者的反应就会受到这个框架的限制和影响,他们的思维就像被框子框住,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或者决策。
所以,在说服过程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框架效应”,设计好我们自己的话语框架,把那些不利于我们的一些条件,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面改变,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参与到我们的想法和愿望中来,这个时候,说服他人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我们在职场上向领导请示汇报时,如果想说服领导接受我们的建议,就可以在请示的建议中多设计一些选择项,只要领导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和要求,一般都会在我们提供的建议框架内作出选择。
有个同事想邀请大领导参加第二天的签约仪式,但是不知道怎样开口才能说服领导。于是,我就为他设计了一个话语框架,告诉他可以这样请示,“领导,明天我们有个重要的签约仪式,已经邀请了您参加。您看看签约仪式是放在上午还是下午?”领导想了想说,“明天上午我还有个会议,那么就安排在下午吧。”
在这段请示中,我们设计了两个话语框架,一个是“已经邀请了您参加”,这个框架一下子就将领导的思维架在“参加签约仪式”这样的情境上,但仅仅这一个框架还不够保险,领导可以随口回绝,“明天我还有个重要的会议,你们的签约仪式参加不了了。”
所以,我们还设计了第二个话语框架,“您看看签约仪式是放在上午还是下午?”这样一来,不仅显得尊重领导,而且把领导的思维由“参不参加签约仪式”转移到“什么时间参加签约仪式”上来,而且提供了时间安排,方便领导选择。这个时候,领导完全按照我们设计的条件和路径走,想不参加都很难。
这一节给大家留个思考题,请您也设计个话语框架,帮助吕德光书记说服吴雄飞市长废止24号文件。(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