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这颗心

作者: 温暖的姜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1:36 被阅读16次

                          -1-

很久一段时间没有吃过火锅。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吃火锅。

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想,要是能安排去吃火锅该多好。此时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个一红一白的鸳鸯锅,还有各式各样的菜品,火锅店里的各种欢声笑语的气氛,甚至海底捞服务员的微笑也一起出现了。

但是事情总有不凑巧的时候,越是想着去吃火锅,越是没机会。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或者阻拦。越是吃不成,越是想吃。一次次失望以后开始觉得好沮丧,甚至觉得难过。

终于,在深更半夜去了火锅店。翻开菜单,哇,真是什么都好。赶快点,点,点。

然后结局是必定的,我吃撑了。

深夜去吃火锅,又吃撑了,胃里的感觉真是不舒服。开始后悔,点那么多干嘛?就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吗?这么馋,什么都要吃,必然自讨苦吃。连第二天一天都没有胃口。什么好吃的也吃不下。

几天以后,等到火锅消化了,又清淡了几天,我又开始想吃火锅了。哎,恶性循环的开始。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怎么能管得住自己的嘴还有自己的心啊?能不能不想吃火锅啊?

                            -2-

虽然我想吃火锅,其实我只是在想自己心里的东西而已。

我在渴望的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可惜这个感受不可能一直美好,它会变化,最后消灭。

我们都沉浸在色、声、香、味、触的感受里。

比如,看到美丽的东西,心里会判断一下后,决定是喜欢还是讨厌。比如一朵花,一件衣服,或者一份食物。物品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同人不同感受。因为我们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经验和习惯。

比如冰激凌。喜欢吃的,一定会吃上几大勺才开心。不喜欢的,一勺也不愿意,因为不喜欢那个凉凉的感觉。

再比如去花店买花。有的人会钟情于百合的香味。有的人却讨厌它,觉得刺鼻。

再比如,到夏天时,有人喜欢把空调开到很低,而有人觉得热一下,出点微微的汗才舒服。

这些都是非常个人的感受。感受会随着环境状况一直变化。

比如吃饭,饿的时候吃,很舒服,饱了以后再吃呢?再好吃也不能吃了,因为会变难受。如同上面提到的吃火锅的事。

人就是贪图这些自己认为美好的但是在不断变化的感受。我们贪着于此,却从没想过这样做最终得到的还是痛苦。

就好像想吃火锅,很久都没机会,吃不到,越来越被这个念头煎熬,好痛苦。如果在想吃火锅的时候路过火锅店,看到别人吃得很开心,自己更是难受。

这个就是求不得苦。

而很多东西,就算得到了,这个东西也有不再的那一天。这个就是坏苦

人们会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聚会一定会散。自己爱的东西或者人一定会消失。自己也终有离开自己身体的一天。天下没有不死的人。

这个就是爱别离苦

从外面而来的欲望,最终带来的都是痛苦。

我们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来自内心。是修持定与慧才能开发出来的真乐。如同去擦一块积满了灰尘的玻璃窗,擦得越来越干净,才看到无暇光洁的圆月,那就是我们自己不生不灭的妙明真心。

修好这颗心

                          -3-

当我们陷入对感受的渴望时,非常难以自拔。就像我,一定要吃到火锅。就算是不合时宜的深夜也要去过这个瘾。

那是因为我已经陷入对欲望的渴望中,被困在自己的意念与幻想里,无法自拔。就好像遭到别人控制成为奴隶,他们叫你坐下就得坐下,叫你走路就得走路。受感官奴役也是如此,无论多么努力,就是无法摆脱它。

我做了自己念头的奴隶。

我要做念头的主人,掌控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我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认识到那些感受都只是暂时的。追求这些感受,带来的都是痛苦。

第二,管好自己的心,可以用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不管用什么方法,都以获得智慧为修行的目的。最终要时刻去练习的就是放下。

那么什么是放下?

不是叫你坐在山里面吃野果子喝泉水什么事都不做。

不是要你每天早上晚上念经,一定要念经给菩萨听。

也不是终于等到自己老了,退休有闲空了,去寺院里做义工,去厨房做饭给师父们吃,顺便参加活动。

你所认为的修行障碍了你。

放下是要去学习把自己知道的慢慢减少,打破自己的概念,挣脱想法的束缚。

所谓“入佛知见”,就是不要用人性去修行,要用佛性去修行。

我们一辈子都在学习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是非善恶美丑黑白,样样分明。

所以我们都活在是非对错,恩怨情仇之中,无法自拔。

而修行,要从转化自己的观念开始。自己认为的不一定对。这个心中的标准要开阔起来。若有所执著,则不能见到本来的实相。

什么是实相?实相就是非相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凡所以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些金刚经里的句子,要慢慢来体悟。

放得下,自己才能挣脱念头对自己的控制。因为明白一切皆是缘起缘灭。心里了了分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去做,适应当时的状况,应机应缘的去做就好。不要认定某一个观念,尤其是觉得自己对,而别人错的,那个观念,看当时的状况,有适合的语言与行动就好。主要的出发点是能利益到别人,同时也没有造成不好的结果就好。

凡夫都是靠忍。主要靠压抑自己的念头。这样压制早晚有爆炸的时候。忍不住了,发泄出来,必定还要说一句“我已经忍你很久了!”

这种忍解决不了问题。

如佛陀当年被哥利王割截身体。一刀刀砍下来,世尊没有起嗔恨的心。没有说我忍不了,起来奋起抵抗,和你拼命,也把你砍了。他的忍,也是忍,但这个忍是“安住”。安住于一切法无生,无生法忍。

一切法,能缘空,所缘境还是空,没有能缘、没有所缘,一切法就是无生。内心如如不动。心一动,就攀于外缘,就生出了大千世界。就被外面的境界迷惑了,欺骗了。

所有害你的,要能忍耐。我们生到这个世界,就是冤冤相报的世间,看到的都是因果。如同我们现在晒的太阳都是好久好久以前的阳光,因为阳光要走很长时间的路才到达地球。所以,前世如果有伤害众生,今生今世人家要来讨债。如果前世对别人有恩情,这一辈子也会接受别人的偿还。你还我,我欠你,互有相欠。这样一直循环下去,制造新的恩怨情仇,就是制造轮回的因,得到轮回的果。“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所以,有怨害要忍下来。安受苦忍,要接受一切苦,身心俱苦的世界。观照一切法,原来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缘起缘灭而已,不能永恒存在。苦也无常,乐也无常。

真正永恒的是自己心中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只有明心才能见性。明心就是放下,一点点的练习去除成见与执着。渐渐的才发现自己一直怀揣宝珠,心中有个金矿。不擦去尘垢,不能见到本有的光洁。

另外修行,或做利益别人的事情时,不要有所求。有所求,或者求开悟,就是去求一个妄想。比如布施穷人,就盼着人家称赞啊,或者将来种下福报,自己下辈子变有钱人。比如持戒,自己吃素,觉得自己好了不起,觉得自己如何如何有成就,对自己的执着越来越严重。没有智慧来指导,这些所谓的好事只是增加了福报,不能究竟解脱轮回。因为还是执着于我,我的,我爱的,我恨的,我所成就的,我所做错的。哪怕最后执着身上的一棵草,也要回到轮回中,无休止的生死下去。

                      -结语-

修行的核心是放下。

大多数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管得住自己的念头难。

把念头转过来更难。

难,才要去好好修行。

不然永远是轮回生死的凡夫,轮回即是苦。若是落到了恶趣,做了畜生,饿鬼和地狱中的众生更惨!

三界如火宅,常做无常想!

大家共勉!

南无阿弥陀佛!                       

修好这颗心

相关文章

  • 修好这颗心❤

    偶然谈到神秘主义,玄学啥的,我这未开化的凡人感觉头都是晕的。很小的时候,便感觉冥冥之中有天意安排,不可控因素何其多...

  • 修好这颗心

    -1- 很久一段时间没有吃过火锅。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吃火锅。 一到吃饭的时候,...

  • 修好这颗心

    一粒种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会生长,因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缘分。它的缘分是土地、阳光、水分。 一个人...

  • 修好这颗心

    001.有野心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绩 从读书营一路走来,见证了很多老铁的成长,有的老铁工作上连跳几级,有的老铁从参与社...

  • 修好这颗心

    一粒种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会生长,因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缘分。它的缘分是土地、阳光、水分。 ...

  • 修好这颗心

    无意中看到的星云大师的禅语《修好这颗心》细品很有人生哲理,修佛修心养性。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做有缘有爱...

  • 修好自己这颗心

    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

  •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

    日渐荒芜的心灵,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 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

  • 星云法师,修好这颗心

    修好这颗心,星云法师开列了下面这些途径: 1.要有惭愧心,惭愧、知耻才能庄严身心。2.要有慈悲心,慈悲就没有敌人。...

  • 修好自己的这颗心

    人在智慧上与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心就越自由,其人生也就越容易获得满足和幸福。 —— 契可夫(俄) 人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好这颗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o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