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条修炼人性-1
其实某条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修炼场所,了解人性、猜测人性和验证人性,没有哪里是比某条更好的场所了。
这种感觉你如果只是图热闹,看新闻,你是不会这种感触的,但如果你是在头条上看观点,听评论, 并在一定程度上发表意见和与人争论,就会有最大的切身感受。
尤其是在一些热点事件的评论上,你会发现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分属不同的立场和派别,为一件事情争论得面红耳赤,急赤白脸地,各有各的观点和意见,很难统一,而难达成一致,两派的争论往往也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是利益基点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角色和站位不同,正所谓是众口难调。
有一个案例让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也让我第一次由衷地感受到每个人在解读一个新闻事件时的自我站位,和自身在了解信息并发表意见时,不由自主的个人角色代入,这种代入后的感觉几乎完全决定了一个人所能够秉持的立场和观点。
一旦角色代入工作完成,你是很难和这样的人摆事实、讲道理,并力图说服他转变观点的。
难,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在那种情景下,他已经不是就事论事谈问题谈观点,维护的已经是他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了。
想让对方转变意见和观点, 怎么可能,对方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自己,后面的一切争论、对立、冲突恐怕已经脱离了最初的话题本身,变得难以避免。
这个案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段大约3分钟的视频。
故事发生在一位婆婆和媳妇之间的争吵(只有这一段视频是真实客观的展现),媳妇回家买了一大袋子的30个馒头扔在了家里的桌上,惹得婆婆非常地不快,于是很生气地质问媳妇,买这么多的馒头怎么吃得了,脑子是怎么想的; 媳妇则回答说你不是觉得我买什么都嫌贵么,买什么东西你都要挑剔么,我之前买点肉你也嫌贵,这个便宜,不是正合你的心意么。
婆婆反驳说你买这么多馒头要吃多久啊,想让谁吃啊。媳妇回嘴说,就是给你买的,我们都不吃,就是让你吃。婆婆更生气了,把馒头拍在桌上,喊道,我一个老婆子吃得了么,我也不吃,谁买的谁吃。媳妇则抓起一个馒头,拽住婆婆,硬把一个馒头往婆婆嘴里塞,婆婆躲不过,挣扎反抗,把馒头摔到地上,然后媳妇反身又把地上的馒头重新捡起来,继续向婆婆嘴里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