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是非对错、善恶好坏,高兴痛苦,幸福悲伤,成功失败,这么简单下个结论;太容易了,却太简单了,远远没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光明的未来,成功的人生;但当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当迷茫方向的时候,总希望有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指明方向。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做这个解读者或者指引者,都需要背后的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熟知经济与社会的周期规律等等。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给答案,要么读书足够多,看过许多人类历史案例,掌握周期规律;要么经历足够丰富,能总结出很多实战经验,具备了强大的智慧与十足的自信。并且不怕任何反驳,给出结论,提供答案,诠释定义。
这个人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件事到底是道德还是邪恶,这个创业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坚持还是终止,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许多人和事都不是几句话就能解读透彻的,很多时候都是解读者的一面之词或者暂时言论。《鬼谷子》书中讲到揆度,揆侧重于定性分析,度侧重于定量分析。先做定性分析,然后再做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只是对定性分析工作的细化补充,而达不到本质。
所以给一个人或一件事定性,其实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给出答案同样困难。因为定性分析,需要更高的智力以及更深的阅历。给出答案的人,需要现实中解决过许多人或事的困扰,有大量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这样他才能先做出定性分析,然后定量分析。
今天晚饭吃什么,这顿晚饭好不好吃,今天天气好不好,穿这件外套好不好看,这个电影是好片还是烂片,这样的主观感受,都是相对容易能给出结论。但一个人的职业方向怎么规划,是考研还是工作,是创业还是打工,是开个咖啡店还是轻资产创业,是该跳槽还是坚守,这个项目暂时成功还是失败,这些就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后面的这些情况,都需要很多概念解读与实战经验。
谁定义了“6.18”,谁定义了“双十一”,谁定义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谁定义了各种情人节......
事实上,这样的人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依靠定义概念和解释概念来引领这个世界的。所以一个人无论学习好还是学习不好,读书多还是读书少,经历丰富还是稀少,都非常重要;但还不是最本质的,最本质的是他能否参透这句话,拥有定义概念或者解读概念的能力。有,就能主动掌控人生;没有,就只能被动接受命运安排。
多读书,明事理;多经历,长见识;多积淀,有底气;多沉淀,知进退。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