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今日值得看
《中国式相亲》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

《中国式相亲》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

作者: 剑麟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19:06 被阅读1291次

文/罗清军

    前不久由金星主持,东方卫视制作的相亲节目《中国式相亲》开播,获取了很好的收视率和话题槽点。有人纳闷又来了一个相亲节目,居然还是这么火。相亲节目和美食节目一样,有着固定的刚性需求,这些年持续开发,持续创新,像以前的《相亲相爱》、《单身战争》、《马上来电》、《爱的就是你》等等,《非常勿扰》一度让相亲的娱乐性做到了极致,但是在年关将至,逼近催婚潮的关口上,《中国式相亲》直击观众G点,在饥饿游戏的基础上,带上爸妈找对象,玩出了新高度。

今天抽空看了第一期,段子手金星发挥的淋漓尽致,我看有人指责主持人和栏目组,我倒觉得这档栏目只是现实的真实再现。就像金星所说“以母爱为标准”,“一人脱单,全家光荣”。节目把最具有矛盾性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放在一起,这就是矛盾的节点,也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中国式相亲背后的逻辑。我看了第一期,赤裸裸一种奇葩的相亲的方式,毫不怀疑作为一档节目,很多次的情感代入,但是每一次的情感代入,却让人觉得那么凄美。

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荒诞小说,当然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1 究竟是谁在相亲?#

当事人自己在小黑屋,父母把第一道关,节目中直面女嘉宾的是男方亲友团,亲友团成员是自己的父母,甚至会有姨妈们,奶奶们。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为什么呢?当然这是现在很多相亲的真实写照,姑娘想进我家的门,得大人把关,言外之意就是你说了不算,娶那个新娘的老娘说了算。从相亲的源头上,我们就预料的到,为什么会有中国特色的婆媳关系。新娘和老娘自开始起就在不断的博弈。

#2 没有边界感的家庭#

“一人脱单,全家光荣,有爸妈更放心”,什么是宗旨,顾名思义是为整个节目注入了这样一个文化基因,对应的在家庭中也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段子手金星在节目中中霸气侧漏,念着歪理,口号式的不断出现,再说明个什么意思呢?你单身不对啊,爸妈跟着丢人啊,我们脸上无光。你的努力,得拼搏,为了家庭的荣誉,为了全家人的光荣,你的脱单。一下子将脱单的事情提高到了政治使命。有一种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既视感。言外之意是什么,你是单身你的有负罪感,因为你是单身,我们全家不光荣,我们家庭失去了荣誉感。就这样子女莫名其妙就被感情绑架。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你是单身,或者你身边有单身你就很明白了,只有你年龄26+还是单身,周围多少人暗地里为你着急,替你物色撒网,找别人帮你留意合适的异性。伴随而来的就是父母的思想教育课,不断地唠叨,碰到别人结婚要唠叨,看到别人生孩子也唠叨,逢年过节更是不放过。

#3 女性依旧被物化#

几千年来女人一直在努力的做好女人,但是被物化的还是很普遍,就像这一期节目,不管是几个男嘉宾,还是家长们,表现的淋漓尽致。女嘉宾登场后,男嘉宾的话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喜爱,也不是感情上所谓的好感,我们看看措辞就知道了。“身材好棒”、“这是我的菜”、‘“对,就是他,不要和我抢”。一般什么时候我们会这么说呢?只有面对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我们才这样。而父母的表现也是,从长相、性格、年龄等诸多方面。而这恰恰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观和对女性的看法。

女性的地位一直偏低,很早一起,女性更多被奴役,要么当物件。看历史我们就知道了,男人打天下打不赢了,需要女人去做和亲公主。几千年过去了,是改变了不少,但是在思想深处,对女性还是物化的。就像节目中父母对儿媳妇的要求,能不能干活,会不会做饭,能不能赚钱等等。每次女嘉宾上台后,都在努力展示自己,从个人介绍,VCR,亲友团,甚至还带上小礼品。整个过程我们看到女性骨子里对于情感的小心翼翼和重视,但是却也迎合着对方的挑剔。

不管是现在婚恋网站的流行,还是相亲节目的泛滥,在婚姻市场,女性被物化的现象还是大问题。

#4 婚姻就是在找妈#

武志红老师说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在找妈。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出,都想找成熟的,都想找可以带着自己玩的。同时也有点差别。有的是背着老娘找新娘,在给老娘找一个继承者,希望新娘像老娘那样照顾自己,爱自己,包容自己;有点是在原来控制家庭下,期待逃离,但是逃离的不彻底。

在亲密关系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自己会找一个这样的男人,我爸就说这样的,我本来很讨厌的。其实亲密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找的时候,是在找一种熟悉感,有些东西可能不好,但是我们真的很熟悉,所以碎玉这些逃离老娘控制的男生来说,既不喜欢被父母控制,但是又享受这种过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同理,女性亦然。

#5女性的婚姻之路还是很难#

人人都想得到爱,都希望有人爱护,包容,理解,但是中国式的婚姻却对女性很不公平,也不够包容,相信2号嘉宾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对比反差也很明显。从刚开始的让男嘉宾坐立不安,都号称美女,自己的菜,家长们赞不绝口,陈赞美女。到VCR介绍完年龄后,没有一盏灯为她亮起的失落感,只因为经历太多了,年龄太大了。正如这个单亲妈妈所言,她代表了很多这样的单亲母亲,或者自立自强的女性。有勇气走向前台,相信爱,追求爱。但是接纳的声音却很少。

都说婚姻是平等,是接纳,是包容,但是这条路还真的很长,可能作为一种标榜我们更愿意挂在嘴上,但是群魔舞剑,去伤害一个单亲妈妈却毫不客气。

在这我还是特别想再说一下,我很佩服这位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碰到过不少单亲妈妈,我觉得他们有勇气结束不合适的婚姻,有勇气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净身出口很不容易,单凭这份勇气。而且她们爱自己,爱生活,相信爱情,相信美好,有期待,有向往。关注美,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身材;追求品质,拥有自己的事业。

#5单身俱乐部,还是熟悉的味道#

有人做了总结,我觉得很恰当,四个男嘉宾,分别是妈宝男、巨婴男、乖乖富二代、工薪男孩,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要么缺乏自信没主见,只想找个照顾自己的女人;要么心智幼稚不健全,找对象就是在找个新妈;典型高新知识分子,相亲更像找个生意上的好伙伴;工薪阶层,父母恩爱,没有特别的爱好,没有过多的要求。

这大概是相亲中几个典型,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几个之列。只是在这样一个相亲节目中,表现效果几种放大了,对比更明显了。

#婚姻就是两个人的事#

就一个相亲,就能有这么多幺蛾子。婚姻虽然和两个家庭有关,但始终只是两个人的事,即使什么条件都好,两个人感情不好,一切都白搭,现在中年的婚姻关系中,有多少离婚的,有多少婚内单身的,有多少通过分床来终止情感的,又有多少只是形式婚姻的。这都是血的教训。

就像心理学界的一个说法,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有类似的模式:焦虑的母亲+缺席的父亲=有问题的孩子,也或者是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当我们各自回到自己的角色,事情自然简单很多。婚姻回到两个人去面对和解决,当婚姻成了两个人的事情,自然就有了边界,各自负责,各自幸福。毕竟长时间维护或者确保高质量的婚姻,唯有夫妻恩爱。夫妻恩爱了,自然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当我们试图用完整家庭的表面事实,去逃避破碎的深层事实。只能是面的不尽的麻烦和痛苦。

不管是相亲还是逼婚,希望我们还能看见爱的真实模样,也能看见一个人的真实模样,爱是一门艺术,婚姻则是最好的修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相亲》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就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tc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