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之梦散文成长励志
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作者: 颂奇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07:03 被阅读58次

    整个建筑设计别具匠心,分南北两个区。南北区以一个天桥为界,天桥连接了“岛”字楼和广厦堂。下面是两个两人高的隔断和三个并列的石阶梯,既作为镂空栅栏,也是行走通道,自然而通透。我觉得还有传统中国园林中别致小门的效果,犹如三个画框将北院梯次展开的风景尽收其中。

    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北区是一个长方形大院,共有七栋楼,由北向南展开,围成三个逐次降低的院落。正中为北楼(厦字楼),供科长级职员住的;两侧东西各有三座楼,捉对儿沿南北排开,是一般职员的宿舍。

    南区西面是广厦堂,相当于现在楼盘的会所,与北面的天桥、东面的两栋小洋房(襄理楼和副理楼)、小花园和南面的大门石墙围成一个水泥铺成的小广场。再往东是经理草地,与它一墙之隔的是另一个独门小院,院里葱茏的花树簇拥着一座宽阔精致的三层洋楼,沿着几乎整个南墙,伸展着大阳台和采光极好的大窗,气度不凡,这是经理院。

    银行大院所有的十一座楼宇分别以“青岛中国银行广厦堂宿舍”命名,我们家住在“广”字楼,是一般职工的宿舍。

    院子长约一百二十米,宽约十五米,院里套院。整个布局显示了等级森严、上下有别的构思。南区是高级职员区,最东侧独立小院是经理楼,称为“青”字楼;小花园两侧南北相对的两座小洋房是襄理和副理的住房,称为 “岛”字楼和“中”字楼;北侧的七栋普通员工大楼则分别以 “国银行广厦堂宿”命名;而广厦堂则称为“舍”字楼。

    北区里,从北到南共三进小套院,除了最北面由三座楼房构成三楼拱卫的小院外,南面每两座相对的楼房和花岗石短墙也都构成双子对称的方形小院。

    小院四周用粗重的红色花岗岩石依地势分别砌成齐腰高和一人多高的墙,再铺上精细打磨的白色花岗岩石板,围成不同高度的三层长方形花园,园里有四到五个石阶与外界相通。

    大院和小院间是水泥回形甬道。每个小院里分别种植银杏、樱花、梧桐树和花草灌木,遥相呼应、疏朗有致、平添野趣。

    两侧石墙和楼宇间是贯通南北东西的水泥道,三层院落间各由四个花岗石阶梯相连,由北向南逐层降低。整个布局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错落有致,赏心悦目,从南大门望去颇为壮观。这是宿舍建筑的主体。

    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中国人讲究对称和四平八稳,对称的文化理念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北区的建筑架构真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两列红楼相对肃立,排成两行,俨然一幅对联,而正中的北楼就是横批了。

    写到这里,有点冲动,禁不住要将楼宇要说而没说的话写出来,勉为其难地凑出五幅对联。

    其一:年年月月相依相看总不厌,朝朝暮暮伴日伴月都欣然。横批:相濡以沫。

    其二: 花红叶绿与你平分春夏温润,风急雨骤和我共度秋冬凉寒。横批是:休戚与共。

    其三:楼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院分南北,一派古韵融来凤。横批:珠联璧合。

    其四:房汇四方地,意翔内外天。横批:内外兼修。

    其五:一年,两年,文化发酵奔百年,二维,三维,时空包揽含四维。横批:老而弥丰。

    从建筑风格看,整个大院是中西合璧的力作,既有中式传统的四合院沉稳的对称架构,又融入了西式开放通透的风格,阶梯密布、通道纵横,如乡间的田埂,流畅自然、野趣横生,摒弃了影壁之类的遮挡物,堪称无缝对接、珠联璧合。

    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大院里花岗石与红砖融为一体,谱写了质感和色彩起伏协和的韵律;红瓦黄墙与绿树蓝天交相辉映,又和谐地融入了青岛市南区建筑带有个性色彩的大格局之中。

    其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比如希腊地中海衬映着环柱式建筑的蓝与白,中国江南青砖伴粉墙的白与黑,而青岛市南区的特征色就是当年康有为感慨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后来,毛主席也说,还是大洋房好,青岛好。

    从南区向北,建筑群逐次升高至北楼,越过院墙继续抬升,直到迎宾馆、信号山。这红瓦黄墙,红岩绿树,喷涌升腾,如一幅酣畅淋漓的画卷融入背景的蓝天白云之中,真是天人合一,韵味无穷。

    沿着员工楼群拾级而下,南侧的水泥大广场大约有四百平米,是我们玩耍的主要场所。踢足球、打棒球、打排球、打茧儿(打嘎)、扛拐、滑轱辘鞋(溜冰)、摸糊、骑马打仗、蹦杏胡(核)、打瓦、捣玻璃弹、搧烟牌、滚铁环、抖空竹、打懒老婆(陀螺)、踢小筒、打马尾(沙布袋)、跳房等等,花样很多,常变常新。

    与现在的电脑手机儿童背包客不同,我们儿时的生活更健康、更有活力。在户外沐浴着阳光风雨尽情玩耍,在交流互动中学习成长,既愉悦了身心,又提升了情商和智商,这是最天然的成长方式,也是最难以割舍的甜蜜回忆。

    广场西面是一栋带礼堂的大楼,类似现在楼盘的会所,承担管理和娱乐职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前面提到的舎字楼,又叫广厦堂。楼里四周环绕着许多房间,对职工提供各种服务,记得里面又理发师,浴室、招待所我,餐厅,图书馆等等,去年去造访近一百岁的老邻居方伯母,她说当年中国银行总经理孔祥熙来青岛就曾在广厦堂的餐厅吃的简餐,

    特别令我们自豪的是,进入大门,大楼中间竟然是上下贯通的大礼堂,有舞台和几十个座位,上面覆盖了当时最先进的球冠形状的玻璃穹顶,光线很好,日光可直接照进来,门口还有售票的窗口。

    我和几个儿时的朋友感到好奇,曾自制了木梯,从二楼走廊的小窗口里偷偷爬到楼顶,像花样跳伞者似的趴在玻璃穹顶往下看,礼堂里的一切历历在目。我现在还惊讶,七十年前竟有如此先进的整块金属网纹复合玻璃穹顶,追求自然采光,白日里光线柔和、通体明亮。

    逢周末节日,员工经常来此游乐和演出,主要演京剧,吕剧、评剧、相声和曲艺,特别是京剧,水平堪称岛城一流。据说曾经请过马连良、裘盛戎等京城名角前来演出和指导。我小时候就看到家里有一张言慧珠穿裘皮装的摩登照,很靓丽、时尚。当然,文革期间都付之一炬了。

    大广场西侧,那两座高级职员居住的小楼,南北相对,与和更东面的草坪围成了方形小花园,花园中心是小巧的喷水池。那草坪我们叫做经理草地,种了一排塔松,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骑马打仗的游戏。小花园四周环绕着一圈水泥路,长约六十米,成正方形,像田径跑道,我们经常在这条小路上一圈一圈地溜冰和赛跑。

    它的东面,毗邻经理里草地的高墙后面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经理院了,里面又有独立的袖珍花园。

    小花园是心灵休息的地方,如同星星,淡淡地闪烁着温馨的光;大广场是感情释放的场所,恰似月亮,大气地抒发着明亮的光。这五个小花园恰似一串珍珠,从南北东西将大广场这颗巨大钻石联接起来,堪称五星连珠、五星伴月,耐人寻味。

    从文化理念上看,大院的建筑风格、布局配置和日常运作模式体现了中西合璧思想,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

    建筑布局和单元设计都渗透了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和崇尚礼乐的思想。各个单元的构思体现了既上下有别又和谐统一,如同中华古乐里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音高不同却能和谐地奏鸣在一个曲子之中,既致礼,又作乐。

    整个布局又渗透了希腊罗马以降西方海洋文化注重交流、开放的思想,各种公共平台和福利配置一应俱全,已经和当时国际接轨了。广厦堂内除了供职工业余活动和演出娱乐的小礼堂,还有图书馆、游艺室、浴室、理发店、招待所,甚至还幼稚园,而北面后院边角处还建了两个太平间,真是生老病死都想到了。我的小学一年级就是在院里的幼稚园里读的。

    院里配有多名杂勤工,各司其职。园丁葛大爷专职负责花房苗圃。还配有专用大巴接送上下班,每天起床、吃饭和上车都由门卫赵中山大爷三次打铃通知,这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内是相当奢侈和超前的,即使在现在与一些大公司相比也不遑多让。

    员工的房间是按照级别分配的,既有差别,又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里面家具一应俱全,来不带进,走不带去,在七十年前已经和现在国际大公司的模式很相似了。

    甚至大院里的语言也带有世界华人圈的特征。当时国内对长辈都以“叔叔”和“阿姨”相称,而大院里却都称为“伯伯”和“伯母”,类似港澳台的称谓。院里有些结婚了的女士很独立,都是把丈夫的姓加在自己名字前面,比如,徐副理的妻子,长辈们都称她为徐王杰或徐太太。这和香港很相似,比如知名人士陈冯富珍和吕丘露微。

    好的建筑不仅要恰当地经营空间,还能把时间浓缩于其中,在建筑格局中包含了四维空间,尽可能将时空揽于怀中。大院把东西方几千年文化中可以吸纳的营养凝聚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之中,真是一本读起来有滋有味的书。

    有些建筑最初是为纪念而建,最终却被忘记了,大院不是这样,最初就是为了住户方便舒适美观而建,在我心中却成了纪念碑,浸透了文化和感情的纪念碑。

    现在,房屋作为商品被短暂地居住、频繁地流通、不断地拆迁,已经改变了它的属性。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居住就是存在”。住宅成了商品,人们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商品,成为使用一段时间可以消失的东西,这是很无奈的事情。

    我们的大院不是这样,依然默默坚守着自身的存在,挺着破败的面容挽留逐渐淡去的时空,用丰厚的文化沉淀俯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用无数故事牵动着老住户的心…

    1929年以前只有南京、北平(北京)、上海、青岛、天津、广州和汉口曾被列为直辖市(特别市)。作为特别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蒸蒸日上,彰显活力,很像是今天深圳。那时青岛的制造业、金融业都很发达,金融业集中的市南区,特别是中山路、河南路、堂邑路一带,银行、交易所、当铺…林林总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点像缩小了的深圳福田的中央商务区(CBD)和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荟萃了全国各地的金融管理人才。

    中国银行是当时青岛金融业的龙头,吸纳了全国的人才,银行大院内的人员结构和文化体现了典型的高素质移民特征。职员们大都是学金融经济的大学毕业生、学商科的专科生,甚至不乏留学归国和清华、北大、辅仁、圣约翰,北洋等名校的毕业生,许多还都是夫妻双知识分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小小的院落集中了上海,江浙、广东、北京、天津、福建等地的高级人才,简直就是一幅全国金融人才分布的微缩版地图,各地人才的数量也是按照这个排序分布的,山东省内和青岛市尽管有地利之便,也只能瞠乎其后,入住数量屈居上海江浙等文化金融较为发达的省份后面。这里荟萃的是金融经济人才,勃发着别具一格的经济学气氛,与周围浓重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文化氛围交相辉映,给大学路的文化内涵增添了亮丽的经济色彩。

    不算经理院(经理解放后逃到台湾去了,那个小院由解放军接管,住进一个大校),总共十个楼,一共六十余户人家,姓氏特别繁杂。我算了一下,姓氏竟有六十多个。这里面包括我能记得的个别家庭父母二人的姓和个别宿舍更换住户增加的姓。按比例算,我看这种姓氏的多样性更胜广东南雄的珠玑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自传体散文集,“院里乾坤”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t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