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源于礼祭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1-05-30 09:31 被阅读0次

粽子是端午最重要的风俗,盖因牵涉到宗教礼祭。

在准备了粽叶、糯米等材料之后,兰溪市黄店镇刘家村妇女和歌手徐赛红折粽叶、填糯米、捆绳子……几秒钟的时间一个个粽子就包好了。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有道: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 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无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唐代文秀《端午》有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裹粽子

粽子,古谓之“角黍”,作为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或曰点心,最早大约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方伯协极。享用角,龟鳞顺德。”文字形式最早大抵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原写成“糉”,《说文新附》(北宋徐铉校订):“,芦叶裹米也。从米,声。”北宋丁原《集韵》:“糉,角黍也。或作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日》中,清楚地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我们称“角黍”或“粽”。

其实,民间粽子源于百姓祭奠于屈原的说法,那是从南北朝以后才开始的。

最后,我们来欣赏欧阳修的一首词——《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陈水河整理于2021.4.20

相关文章

  • 粽子源于礼祭

    粽子是端午最重要的风俗,盖因牵涉到宗教礼祭。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有道: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

  • 祭如在

    文|蓝熵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的过程体现的是礼,而祭和礼结合起来,就是精神...

  • 祭龙礼

    今天是老人下葬的日子,先是孝子贤孙三拜九叩献饭,然后吃饭,吃完饭,开始举行祭龙礼。一大群人在门外面朝西北方向三拜九...

  • 八佾第三12-18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礼,重本质,而不是形式。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

  • 礼仪

    礼仪立于敬而源于祭。

  • 请善待我们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我们人生遗憾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以礼承事;父母去世了,以礼安葬;逢年过节时,以礼祭祀...

  • 风水随想

    风水究竟是什么? 狭义的风水(阴宅)是孝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 河馬的粽子天堂

    快端午了,河邊,人們忙着包粽子。有的粽子人吃,有的扔河裏、祭屈子。 「哇,這的粽子真好吃,糯米又黏又甜,豬肉香得流...

  • “圭”——中国玉的代表

    “圭”最初只是用于礼祭的礼器,《周礼.春宫.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以...

  • 粽子的神

    我爱吃粽子,常年吃的。吃粽子就是在祭粽子神,小时候听外婆讲故事,讲来讲去都是屈子。长大了才能理解外婆对屈子诗词的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粽子源于礼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wr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