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安定的李娟,漂泊的我们

作者: 追梦CEO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20:01 被阅读281次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如果还有人愿意冒着零下三、四十度,连续四十天不间断地跟随牧民深入冬季牧场体验生活,记录和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作家,也许只有李娟了,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勒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冬牧场》是李娟第一部长篇纪实性散文。

也许你只有通过她清新纯朴的文字,风趣幽默的段子,不同常人的性格特点,妈妈眼中的孩子;才能断定她确实就是阿勒泰的精灵。

一、清新纯朴的文字:

“自从我出了两本书之后,我妈便在村子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

二、风趣幽默的段子:

一般牧民在买鞋时会选择大两个码的,可多穿两双厚袜子。我思前想后,穿了双八个码的……于是,我的袜子穿得比谁都多。只是矮个儿穿大鞋相当招眼,像踩着两只船一样,划过来,划过去。

三、不同常人的特点:

1.不结婚;
2.不工作;
3.不串门;

4.不体面。

四、妈妈眼中的孩子:

这些年居麻(文中男主人)欠了我家(开小卖店)好多钱,他家又太穷,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钱吃回来——这是我妈的主意。

这就是李娟,一个字里行间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母亲,而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却跟着牛羊驼马形走在大漠荒原、戈壁险滩上。

面对荒无人烟、寒冷无比且缺水少衣、饮食单一娱乐单调乏味的冬牧场,她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控制得了情绪;当面对城市的繁华,她不急功近利,而是择一偶去体验生活、记录日常、反思人生,去寻求作者的本质——用真情实感的文字,写出朴素无华的生活。

李娟这个作者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真实!

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使人身临其境;虽然没有精美的语句,却能令人捧腹大笑;虽然没有深刻的事情,却能让人回味无穷!这,也许就是文人们所说的,“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吧!”

和大多数哈萨克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样,李娟生在阿勒泰,吸天地精华长在阿勒泰,我心写我文工作在阿勒泰;和我们大多数为了生活不得不漂泊在外的人相比,她是幸运的,而我们: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漂泊、思念!

我的阿勒泰

李娟用她稚嫩的手臂写下了属于她坚强的“阿勒泰”;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尽这一生努力挣得的钱,老来安得荣归故里,那时,我将永世不再漂泊!

相关文章

  • 《冬牧场》安定的李娟,漂泊的我们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如果还有人愿意冒着零下三、四十度,连续四十天不间断地跟随牧民深入冬季牧场体验生活,记录和描写...

  • 李娟的《冬牧场》

    我记得去年开始读《冬牧场》的时候,天气已经有些寒意,翻开这本书,读两章,又不得不放下。 为什么?太冷了! 读李娟的...

  • 李娟的《冬牧场》

    5月2日在辰山植物园参加亲子露营。 太阳落山后,气温降得明显,得裹着小毯子小被子才能在室外行走。 不到八点半,我就...

  • 冬牧场-李娟

    李娟讲述新疆牧民在冬季把牲畜迁徙到偏远宽广的草原上放牧的生活。这样为期三四个月的放牧是异常艰辛的,住在狭窄拥挤的用...

  • 李娟《冬牧场》

    看完《冬牧场》,李娟的风格和文字让我觉得很不错,那种感觉很奇妙,感觉就像能抚平自己烦躁的心一样,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 李娟《冬牧场》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一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

  • 《冬牧场》by李娟

    《冬牧场》是李娟为了参与《人民文学》非虚构类写作计划的作品,和之前的“随意”之作不同,这本书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产物...

  • 《冬牧场》李娟

    2018.12.24 1.语言文风让人感觉很舒服 2.迁移的牧民真的很辛苦啊,为了放牧让长途跋涉,寻找水草 3.作...

  • 李娟和她的冬牧场

    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文/余大满 如果让我选出我最喜欢的几位作家,那么...

  • 看李娟的《冬牧场》

    初见李娟的《冬牧场》这本书,我有欣喜,更多的是带着对这个陌生世界人的生活的好奇。 新疆天山阿勒泰牧区的人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牧场》安定的李娟,漂泊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xx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