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僧的痛苦

作者: 黄泰 | 来源:发表于2019-10-14 07:30 被阅读0次

一个很有名的和尚,受到很多人的敬仰,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寺庙的收入也很丰厚,但他内心依然常常痛苦。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断除烦恼,他只会照本宣科的说大话,只能装模作样的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连怎样走路都要受到戒律的约束。他感到自己一点也不自由,就像笼子里的金丝鸟。但他也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了,他这一生也不过是受到命运的摆布而已,他也无法说自己并不行,说了也没人相信,他的信众也绝不会允许他这样做,于是他只好像演戏一样把这个角色继续扮演下去了。他就非常羡慕那些俗人,想怎样就怎样,而自己却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他是信众眼中的高僧,怎么可能向谁倾诉个人的烦恼呢?他只有聆听别人的倾诉以及开导别人的份,他自己的痛苦只能压抑着。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自己可不是什么高僧,自己只是一个名僧而已。可天底下像他这样的名僧也不晓得有多少呢,他这样想就感觉得到了一点安慰。

这难道完全是他的过错吗?也不全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世俗社会造成的,这个世俗社会就需要他这样的傀儡。真正的道法哪里是俗人能够理解的呢?那真是百千万劫如优昙花一般稀有难得的因缘。大千世界,缘分是最奇妙的一件事情。悟道的缘分是最难得的。悟道本身并非难事,关键就是要掌握诀窍,掌握了诀窍中等智商的人都能领悟,没有掌握诀窍即使具有很高的智商也难以领悟。自古以来学道之人辛苦半生,就是为了得到一个诀窍。他们非常虔诚,受尽了各种辛苦,年复一年,青丝换白发,却也不改初衷,方能感动上苍,机缘凑巧,获得诀窍,从而解脱生死。无上至宝,上天必不允人轻得。不付出足够的代价,那是断无可能的。在这个世上,想得到什么都是需要付出的,谁真以为通过寺院免费流通的经书就能超越生死吗?不是说那些经书没有揭示奥秘,只是它们的表述非常隐晦,或者点到即止,要想从中领悟,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个僧人,生活在寺庙中,每天跟着大伙在殿堂做早晚功课,这只是随波逐流,说他们是说唱团也并不为过。这样的集体生活能产生什么智慧呢?不过是共同的理念罢了。真正的智慧只在独处中诞生,智慧属于孤独。解脱生死完全需要靠自觉,不是说说唱唱就可以的。必须明白这跟自己吃饭自己饱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的超验,当你掌握了诀窍,那就会在瞬间发生,因为这始终是存在的,只是你没有认识而已。你为什么始终认识不了?就是因为你始终无法超越妄想。你为什么始终无法超越妄想?就是因为你把某些妄想当成了真实,认为那就是导致解脱的真实,但是你认错了人,所以你就一直在妄想里面打转转。超越妄想就是超越生死。只要你认识到解脱就存在于当下,自然而然的存在,你认识到了,你就超越了妄想。

相关文章

  • 一个名僧的痛苦

    一个很有名的和尚,受到很多人的敬仰,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寺庙的收入也很丰厚,但他内心依然常常痛苦。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能...

  • 丝路英雄传 第十话:破阵

    一名红衣僧喝道:“鹤翼阵!”。 武僧瞬间散开,左右各五名武僧排成鹤翼, 七名僧围成一个圆圈红衣僧居中,圆...

  • 《心灯录》但得本 不愁末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沩山问僧:“名什么?”僧曰:“名归真。”沩曰:“归真何在?”僧无对,仰山教之曰...

  • 2017.11.10鼎然金刚藏群开示

    僧赞僧,指的是智慧饱满,圆润无碍。僧者,慧力;赞者,智行。 慧力饱满,智行无碍,彼此相应,深达不二,是名僧赞僧 慧...

  • 不只是苏东坡和佛印,强强过招与强强融合;名僧与名士的交游-上20

    不只是苏东坡和佛印,强强过招与强强融合——名僧与名士的交游 上 名僧和名士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高人。僧儒两者在人生信...

  • 《画龙点睛》

    今天晚上,我听了一个成语故事,名:《画龙点睛》。这个故事讲得是:古时候,有一个叫张僧繇。有一天,张僧繇从...

  • 山踪

    寒山僧踪 作词:陈建名 作曲:陈大伟...

  • 《阅读的故事》读书笔记3

    唐朝,日本曾派遣四名留学僧乘船来到大唐,想要弘法和学习。这是一趟中土的旅程,但登岸后,人生却发生了大拐弯。 一个僧...

  • 佛法僧 五绝原创

    能信 因缘赐我名,误会美谈生。 若有轮回日,皈依誓愿行。 佛法僧鸟名称来源 “佛法僧”这个名字来...

  • 石涛绘画的创新精神内涵

    石涛(1630~1724)清初四僧之一;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曾拜名僧旅庵为师,性喜漫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名僧的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cy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