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作者: liqun咪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2-05 13:04 被阅读0次

如今的社交平台真的很发达,人与人之间,再远的距离也仅隔着一个屏。朋友圈里,喜怒哀乐、油盐柴米、工作学习、父母儿女,好像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是,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朋友圈里,是否大家兼“朋友”?“我”是否也是真实的自己?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去吐露心声、表达情感、链接朋友,其中微信朋友圈不乏为最大众的的“平民”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没有人会去计较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而朋友圈里那个乖巧感知的自己,或许只是你所希望朋友们应该感知的模样。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曾经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10多年的朋友。最近她告诉我说:姐姐,我开微博了,请关注我一下吧。

于是,关注了她的微博,突然发现她在微博里的东西和微信朋友圈里的东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呈现,让我分不清哪个才是较为真实的她。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前两天有机会和她在一起聊到了这个话题。

她告诉我:对于自己来说,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像一个社交场合,有时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常常去露脸。

发几张处理过的照片,写几句没怎么过脑的文字,偶尔灌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灌几口心灵鸡汤,也会点开微商朋友的发来的购物链接,还得给朋友的刷屏图文点个赞,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自己在朋友圈里的存在价值。

手机里2000多个微信好友,如果不备注清楚,可能都分不清谁是谁,也许也没几个真正在意你的人。而关系稍微亲近的人,都会另拉小群,有事会在小群里面单聊的。

她说,打理朋友圈也很累啊,伪装的“我”和真实的“我”总在不断博弈:伪装过的自己是为了讨好别人,真实的自己却不愿剥去仅存的那一层外衣,赤裸裸的面对别人的挑剔。所以,很多时候连自己都傻傻的认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但是,因为生存的需要,自己又无法回避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强链接方式。于是,又开了微博,很自然地形成了两套语言逻辑:一套用来粉饰太平,一套用来吐槽人生。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定律,叫作“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定律:即正能量不一定比负能量走心;白天不一定比三更半夜走心;真实程度排列为“豆瓣 >微博 >朋友圈”;合照的人越多,所配的文字越虚伪。

突飞猛进的互联网,在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让“全民娱乐”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朋友圈就像一个舞台,大家都可以戴着面具演戏,才让在朋友圈”做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

相关文章

  •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如今的社交平台真的很发达,人与人之间,再远的距离也仅隔着一个屏。朋友圈里,喜怒哀乐、油盐柴米、工作学习、父母儿女,...

  • 朋友圈里的那个我,死了

    我关闭了朋友圈。 对,你没有看错,曾经是朋友圈刷屏狂魔的豌豆花,她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也许是永久性的。 起初以为,...

  • 我不是朋友圈里的那个我

    朋友圈里的我只有开心和不开心两个样子。开心时似乎永远是在异国/他乡定位打卡浪里个浪,不开心的时候是听古代文学老师讲...

  • 我的生活并不活在朋友圈里

    最近很多人问我过得怎样,怎么那么久都没有发圈更新动态。 对于这样的提问,我都会微微一笑,回答道:我赖啊。 真正懂我...

  • 朋友圈里那个他

    朋友圈现在是人们社交的主要战场,现实生活中你不了解的人,在朋友圈里形形色色的汇聚在一起,展现着你平时或许都不了解的...

  • 朋友圈里的那个女子

    那天无意打开朋友圈,才发现富婆在朋友圈里霸屏了。 一直觉得她是特别智慧的女子,她的三个孩子在她的调教下都出色又优秀...

  • 躺在我朋友圈里的那个股神朋友

    张哥算是我微信朋友圈里呆的最久的一个异性朋友了,他以前是我的QQ好友,后来有了微信,就从QQ好友变成微信好友了。 ...

  • 唉,远嫁

    看到朋友圈里远嫁的朋友在吐槽,如果可以的话,我不要回那个地方,那里并不是我的家乡。我不知道年年回到那个没有什么人情...

  • 朋友圈里的我,并不是真的我

    昨天晚上和朋友电话闲聊,她赞我很有心思、懂生活,一问才知,原来是看到我之前发的一张图片(小猪造型的鸡蛋羹的那张)才...

  • 讲讲我朋友圈里的那个女神经

    1. 我交朋友从来都看颜值和能力,虽然我自己没有。但老话说得好人越没什么就越想拥有什么。在还没有逆袭的青春岁月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友圈里的那个“我”并不完全是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dk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