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也听完了这部分内容,自己没有什么感觉,虽然有点不舒服还是决定先不写感受。今早在读,边读边思考,画完导图很开心,整个过程保持思考和觉察,内心舒服。
早上画了几幅导图,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当你放过自己时》,画的流畅舒服 ,感受到绘画的疗愈作用,滋养平静。

先表扬自己,不过于用力,接纳自己,这也是自己的成长,微笑着给个爱的抱抱。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十章主要介绍四个方法:创造接触、隐喻、雕塑、自我曼陀罗。这些工具几乎可以在任何治疗情景当中使用,通过增强在创造深层接触,使用隐喻以及雕塑对现存和渴望的事物的知觉方面的能力,治疗干预。

创造接触,信息的来源三方面,来访者告诉的,来访者身体告诉、咨询师看见的,咨询师的身体告诉的。
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性的价值,第二重要的就是去尊重他们的价值。这句话我看了很感动,尊重意味着对可能存在的任何问题的承认,这一点是高于一切的 ,去尊重个体之前,不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早晨和好朋友进行沟通,夸她的导图画的很好,说她可以去参赛。说自己并不想去参加比赛,想去参加比赛只是为了感恩老师,我说你总在不断进行突破的路上,而我的状态是顺其自然。没有像以往一样想要去改变别人的认知,只是分享了我的故事,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并拥抱它敢于向权威说“不”的过程。朋友说她也要好好觉察一下,参加比赛是内心所想,还是只是为了感恩。
两个人的沟通好像在说给对方听,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最美好的关系,就是在彼此的沟通跟相处之中,都能看到那个真实的内心的自己。”
在写这个心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早上的谈话中,我引用了故事,运用了隐喻的方法,给对方或者也是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也许会迈向新的可能性。
这部分技术的“隐喻”部分有很多的案例都是特别好的,可以反复阅读体会。
我的悟性不高,我还需要慢慢消化,慢慢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