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梗原来如此

作者: 千禾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1-07-12 11:29 被阅读0次
凡 人 赏 花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晴

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见怪不怪,习惯于每天接受新的事物,比如昨天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位父亲查询自己儿子高考成绩后的一番“凡尔赛发言”引起火爆,当时很好奇,就点进去看了下。

原来是这家孩子通过bei大强基计划先拿了数奥银牌破格录取资格。他父母查询成绩换算过后得知,今年该省高考考分只需要超过635就能上bei大。而他儿子的成绩加上破格折算后有671,所以该父亲有了一句经典:“考得少一点还好一些,这样搞他压力多大,睡觉也能睡出这个分来。”这就是父亲又心疼又凡尔赛式的发言:睡觉也能635。


起初我不知道啥叫凡尔赛发言,也不懂这个梗,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不明白的。有网友的比喻很形象:我老公又给我买了一个爱马仕的包包,真烦,已经跟他说别买了,还要买了送我,烦死了。哈哈领悟没?凡尔赛就是非常刻意的做作表示:此事毫不费力。

然后我去问了下度娘,更明白一点了。凡尔赛这个梗指的是一种贵族精神,或许这个人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钱也没有地位,但是在他心目中自己就是贵族,即精神贵族。

最初这个梗出自某平台的一位网友,他的一位朋友向他吐槽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爱慕虚荣的人在朋友圈炫耀自己,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描述享用的高档酒店、奢侈品、红酒,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优越感。而后这名网友根据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贵族生活的状态进行类比,觉得无比相似。于是凡尔赛这个梗至此而出。

这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也称凡学,凡尔赛文学成为网络热词,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我最早接触凡尔赛这词还是从历史课本里知道的,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于次年6月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故称《凡尔赛和约》,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标志一战正式结束。

我国参会代表因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愤而离席,这一事件后来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

起初我以为这梗与上述“和约”有关,后来才明白其实没有任何关联,是从讲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中找到的灵感。据说凡学三要素就是文字先抑后扬,明贬实褒;自问自答,喜欢在评论区里“统一回复”;能够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借助他人之口来称赞自己。哎,如今的梗层出不穷,容我慢慢学习领悟。

此 凡 非 彼 凡

相关文章

  • 这梗原来如此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晴 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见怪不怪,习惯于每天接受新的事物,比如昨天我看到一...

  • 2017-12-26

    原来如此~不过随心而已…… 原来如此

  • 你知道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吗?

    我在微博看到这句话,没有get到这个梗。 我去度娘一查,哦~原来如此。 所以(* ̄m ̄)小哥哥小姐姐们可以拿去撩妹...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到底是个什么梗?我这后知后觉的老阿姨看了解梗词典才知道,原来此梗源于今年的9月22号,因为...

  • 这瓜有点梗喉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晴 立冬已过,最近却是艳阳高照,我们小城如夏末初秋时节,暖意融融,今年这天气也怪...

  • 原来如此。

  • 为什么我越来越讨厌那些网络梗?

    先说说我讨厌梗的4个理由: 1,梗这东西本身不具有内涵,但因为网络传播而流行于跟风的大众。 2梗本身可能具...

  •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啊!原来如此!

  • 这个作业有点儿梗

    最近网络频传花式作业梗,让人爆笑连连。这作业布置的梗就像一阵风一样,说刮就刮起来了,除了惊喜,还有惊呆。这...

  • 潮汕人友谊的小船咋就说翻就翻

    脑力有限,只想到这4个梗,欢迎大家补充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梗原来如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hc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