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eard a thousand blended notes,
While in a grove I sat reclined,
In that sweet mood when pleasant thoughts
Bring sad thoughts to the mind.
林中斜倚而坐的时候
我 凝听着万籁协奏
心情静好 熟料 愁
由乐中生 来袭心头
To her fair works did Nature link
The human soul that through me ran;
And much it grieved my heart to think
What man has made of man.
造物令万物有灵
我身上奔逸的那种人之性灵
可祂也令我苦恼深深 不免思忖
人世间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人?
Through primrose tufts, in that green bower
The periwinkle trail’d its wreaths;
And ’tis my faith that every flower
Enjoys the air it breathes.
绿荫下,樱草丛中
有长春花蜿蜒而过
我相信 这花儿朵朵
定都在 尽情将香氛吸啜
The birds around me hopp’d and play’d,
Their thoughts I cannot measure——
But the least motion which they made,
It seem’d a thrill of pleasure.
鸟儿围着我 蹦跳戏耍
它们的心思 我无从测度
但它们每个细微的动作
仿佛都激荡着欢乐
The budding twigs spread out their fan
To catch the breezy air;
And I must think, do all I can,
That there was pleasure there.
吐芽的嫩枝伸开叶扇
想要将那清风捕捉
我不由得遐想 无限遐想
清风里 许是藏着喜乐
If this belief from heaven be sent,
If such be Nature`s holy plan,
Have I not reason to lament
What man has made of man?
如果这遐思来自天启
如果这就是造物神圣的安排
我怎就没有理由痛惜
人世间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人?!
译论:
这首诗,单词看似个个平常简单,整首诗却是极折磨人,中间几度求助于人,仍是不甚了了,以致于昨晚还有放弃的念头。只是因为前天下午就开始在琢磨,心下有些不甘,于是自己劝服自己,不要半途而废,最终还是咬咬牙,硬着头皮迎难而上。译完,倒也颇有成就感,因为译着译着,忽然间思路自然而然地就通了,对整首诗传达的中心思想也有了眉目:面对欢乐的万物,作者想的却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what man has made of man。什么样的不和谐?诗中虽没有一个字的具体阐述和描写,但这一质问才是全诗最有分量的句子。明白了全诗的主旨,对诗中一些字词乃至句子才可能生出正确的解读。
下面讲讲笔者自己感觉比较难的几个磨人之处。
第一节:when,稍微有点难度,它兼具where(在……情境下)和when本身相当于“然而、可是”的转折意思——大自然一派祥和,可作者却内心生忧。
sad,照词典,多半人会译作“悲”啊“哀”啊之类的,但如果明白了全诗的主旨,应该能理解到作者隐而未语的一种“愁”和“忧”——希望人类也加入大自然欢乐的海洋,奈何人世间并不如此,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所以只能空嗟叹。他这种徒劳的愁与忧,与范仲淹被贬仍心系民生国事的忧,是一般结果啊!无力改变,也只能忧忧而已!
第二节:What man has made of man是全诗的诗眼,也是最难之处,笔者在此也曾琢磨再三。王佐良先生的译法,是“人怎样对待着人”,他把make of当作“对待”来理解;网上一些译法,有“人把人弄成了什么样”、“人与人如此相处”、“人们如何成就自己”、“人类都造就些什么样的人”。这几种译法中,最后一种算是比较靠谱,第一,译者看到了前后两个man的区别,前一个是指个体的人,后一个是指泛指的人,也即人类;第二,句子成分分析到位——What man/has made of/man,而前几种译法句子成分的划分就走样了,成了What/man/has made of/man;第三,句子时态理解到位——如理解成“对待、相处、成就”,用现在时即可,不必用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已经出现的情况)。其实,后一个man即前面human soul中的human。至于make of,笔者更愿意将它理解成“构成”——大自然一派和谐喜乐,可组成人类的一个个的人呢?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也可以这么说,人世间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人啊?
第三节:这一节相对比较容易,只有wreath会让人误以为是花环,之前我也走入了这个误区。仔细读后,感觉应该是借部分来指代整体,即wreath花冠来指代整朵花(相当于flower),前面的periwinkle,则是指长春花这种植物。
第四节略过不提。
第五节:除了诗眼what man has made of man之外,这一节最让人耗脑细胞。must有何用意?为什么think还要加上do all I can?最后的there指代什么?为什么there was pleasure there用过去式?绞尽脑汁,仍然百思不得其解。在真正着手翻译的时候,笔者才一步步逐渐理解了作者的所思所想。
must不是“必须”!think也不是“思考”!是那嫩枝上的叶子在微风中招展的美好图景让“我”不由得遐想起来:嫩枝张开叶扇去捕捉清风,是不是因为清风里藏着喜乐?
do all I can,如果把这个插入语还原到句子当中,应该是:I must do all I can to think that there was pleasure there.但其实它说的是think的情状,所以,可以将它翻译成状语。但不能把它机械地翻译成“尽我所能地遐想”啊!笔者故而将它转译作了“无限”。
至于was,似乎也兼具两种作用,一是虚拟语气,二是呼应the budding twigs spread out their fan to catch the breezy air这一过去时句式。我们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作者在描写自然之景的时候都用的过去式,而在描写自己所思所想之时都用的现在时。这种时态的对比,也即主题的对比。
第六节:belief也是个小难点。做翻译,难免会有习惯性思维。初见belief,笔者也立马自然地想起了“信仰”这个词,但想来想去总觉不妥,为什么忽然会转到“信仰”上去呢?何况,在它的前面,还有个this呢!它一定是指代前文中出现过的某个动作或情境。经高人指点,说this belief就是说的I think的内容才恍然大悟。确实是哦,belief是believe的名词形式,而believe除了有“信任、相信”这个含义之外,也还有“认为”、“料想”这层含义呢!this belief不就是“这遐思”么?
翻译到此,心里不自由地涌上小小的得意,像belief这样得跳出词典的译法,仿佛就是武功中讲究的闪转腾挪!翻译做到一定境界,真地会有武林高手的感觉!从几天的磨到豁然开朗而解开难解之结,又何尝不是人生一乐?
译者简介:段冰知(又笔名冰知),本名段美媛(微信:549429859,QQ: 405598039),学了理工科却喜欢英语与写作的女子一枚,耕耘十多年拥有多领域翻译经验的自由译者,已翻译1000多万字,出版有几部译著,闲暇偶尔在自己的公众号《写译人生》上发点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