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龄儿童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交谈得来的朋友,
守靠得住的感情!
把时间,留给等你的人;
把心事,说给懂你的人;
把坦诚,拿给信你的人;
把情义,送给帮你的人!
【读书小记】圈子不同,不必强融!01 A同学的宿舍圈
A是一名就读于某高校大三学生,老家在某省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家庭条件不太好,听说供A上学的钱都是父母亲戚东拼西凑才交上的学费。和A同住的有四个男生,一个整天忙着谈恋爱,一个喜欢通宵打网络游戏,另外一个喜欢玩音乐,无暇顾及学业,而A除了吃饭上课睡觉以外都在外面打零工。但室友们并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平时A很少和室友结伴而行,他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晨跑,一个人去教室上课,一个人参加晚自习⋯⋯干什么都是一个人,但他好像非常享受单独一个人的行动方式。
同寝室的同学总说A是个特别孤傲的人,不合群,不喜欢与人交往,以前有打游戏看电影踢个球之类的活动也经常叫他,但他总是有事儿总抽不出时间,被拒绝过几次以后同学们也就不愿意再约他了。
但只有A自己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A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我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所以更不想浪费时间。”不过A一有时间就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觉得社团是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他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大家都是喜欢学习,钻研的同学,平时也可以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一起上自习,有一些好的社团活动,还可以一起参与。A觉得这挺有意思的。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有着形形色色的同学们,身在其中的你选择合群还是明确目标就看你怎么选择。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走,怎么去奋斗,全凭自己决定!
【读书小记】圈子不同,不必强融!02 B小姐的办公室那点儿事儿
B小姐是个活泼外向的姑娘,刚进公司不久,大家对她还不太熟悉。但B小姐好像特别想尽快融进这个大集体,她表现的对大家都特别热情,甚至有点儿热情过了头。她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主动给大家带早饭,中午休息的时候主动给同事买咖啡,自己掏钱请大家吃点心,除了对她说一声谢谢之外大家好像并没有因此而和她有过多的交流,一段时间下来看得出B小姐有些失落的。
一次同事们在一块儿聊天,说起新开的一家甜品店的点心特别好吃,但是要提早排队,去的晚了就卖完了。一旁的B小姐听见了说她知道那家店,并主动提出她起早去排队占位,到时候大家直接过去就可以了。在第二天的甜品桌上,几个同事们聊着她们热衷的话题,B小姐时不时的凑过去搭上一两句,同事们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回应着她,显然她在这一桌人里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有过这次占座事情以后,B小姐的情绪似乎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好像努力表现的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一般失落。她的孤立无援更是体现在了一次公司聚餐上,那天晚上办公室同事聚餐,下班时间一到,大家都三三两两的结伴出发了,眼看办公室的同事差不多都走完了,但始终没有人来叫她。B小姐迟迟没有起身,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沮丧,正当她犹豫要不要去的时候,抬头看见对面桌前的X正在低头翻看文件,抬眼间两人相视一笑,B小姐有些尴尬的问:“前辈,大家都去聚餐了,您不去吗?”X淡然的说:“我向来不喜欢参加那些活动。”X还告诉B小姐:“其实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其实不必太在意,追不到马儿不追,权当养一片草地; 挤不进圈子不挤,做好你自己就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是个聪明人,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
【读书小记】圈子不同,不必强融!03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前些日子在喜马拉雅收听《孤独的艺术》时听到这样一句话,说:“独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成长。”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怪癖,到了一个新岗位,去了一个新单位,总是墨守成规的遵循新环境中他们原来的处事方式,忽略掉了这种方式是否是正确的,随大流的处事风格也让自己因此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这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孤独的人,再另类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只是你还没有找到和自己合拍的朋友,就像A同学一样,他看似孤独,其实并非孤独,所以我们不要逼自己去融入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圈子,不必那么用力逼自己去合群,真正懂你的人,自然会成为一个群体。如果您此刻正处于这种困惑之中,请相信自己:一定有一个和你志同道合的灵魂在等着你,在对方出现之前先学会和自己相处。
不过我也曾听过另外一种说法:劝大家不要小瞧那些不太合群的人,你别看他们看着孤僻,不善言辞的样子,就像A同学那样,其实他这类人不是不善于交流,而是和室友们没有共同话题而已,他也不是没有圈子,而是他的圈子不适合他的室友们罢了。
有人说真正优秀的人,大多都不太合群,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早已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像天上的雄鹰,从来就不屑进入鸡窝。希望X的一番话能一语点醒B小姐,余生很长,伪装很累,不必委屈自己,活得轻松一点,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读书小记】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记录:
今日阅读《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P135。
——祝您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