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录读书成长励志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作者: 文武之道定乾坤 | 来源:发表于2019-04-18 16:00 被阅读11次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因为善知识向我们提供的东西,都让我们觉得格格不入。善知识褒扬苦口良药,世人却不以为然。恶缘是诱导人犯错作恶的契机,随时都可能遇到,而且让你很受吸引,等到发现恶果,已经晚了。所以遇人遇事,要先分清善恶,再决定进退。

蕅益大师有句话是:“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

弘一法师对蕅益大师这几句话颇为赞同。他在讲经说法时为众人解释这句话作为开示:“‘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八个字把世间相说透了。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因为善知识向我们提供的东西,都让我们觉得不可信。恶缘是诱导人犯错作恶的偶然机缘,未加审视,随意行动,很容易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因此,明辨是非善恶才是行动的前提。

真正善知识必定谦虚。从前闭关的人是为养道,道业已经成就,闭关清修,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出来弘法利生。现在不行,尚未出家即闭关,已失掉闭关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以佛为师,以经为友,决不会错。应有刚毅的志气,成就自己的道业,坚守原则,决不同流合污。

世间人原本就有很多扮相,交一个心存正气的有品位的人做朋友并不容易。有时候,反而是我们恰恰能被别人看透,想要不被别人看透,并非隐藏心迹就可以做得到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自己没有心迹可寻。三藏禅师一直自诩神通广大,一次他找受人们尊敬的慧忠禅师前来印证。

慧忠禅师看了三藏一眼,问道:“早有耳闻您可了人心迹,是这样的吗?”

三藏恭敬地笑了笑说:“弟子不才。”

慧忠禅师在心里起了一个念头,然后问三藏:“你告诉我,我现在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微微一笑,说:“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默许了,然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念头,于是又问道:“那你再告诉我,现在我的心思在哪里啊?”

三藏得意地笑了笑说:“禅师怎么会想到和山中的猴子玩耍呢?”

慧忠禅师又是微微一笑,慢慢进入了禅定的状态,他缓缓地说:“那你现在告诉我,我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没有看出慧忠禅师的心思在哪里。

慧忠禅师再次微笑着说:“你知道为什么你没有找到我的心迹吗?”

三藏茫然地摇了摇头。

慧忠禅师说:“因为我刚才根本就没有心迹,你自然不能找到。”

做人就是如此,只要你有心迹存在,无论隐藏得多深,最终还是会被人探察到,所以要不想被别人探察到心迹,就要做到心无外物。

相关文章

  • 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因为善知识向我们提供的东西,都让我们觉得格格不入。善知识褒扬苦口良药...

  • 人生便是好

    真假先分哓, 善恶再图报。 美丑终塑造, 人生便是好。

  • 《我为火药代言》黑白

    不要轻易区分善恶,在人们开口前。

  • 区分善恶的标准

    ①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普通人注重结果,菩萨注重发心。开悟的人可以注重过程不在意结果,但是没有开悟的人就很难做到。 ...

  • 先检查,再决定吧

    杨大夫看了我的复查结果,着急了。今天早上开了所有的检查。明天办个住院,阴道镜已经不能完好表达结果,准备做个小锥切术...

  • 难心

    进退两难难上加难(别人上联) 善恶一心心外无心(本人下联)

  • 细细的红线

    善恶是否同时存在?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善恶怎么区分,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善恶,战争显然是没有善恶的,只有输赢。在我...

  • 论善恶,明是非,知进退。

    ‘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结论起源于孟子,后者又有荀子说过人之初,性本恶。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人之...

  • 先处理心情 再决定事情

    人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他自己心灵的囚犯。在成功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

  • 能力决定善恶

    原来总以为一个人做了件好事还是不好事,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判断,其实随着目前生活的多样性。我们人在从事很多事情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ga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