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一直想去边陲找个小山村,就是那种最偏远的,断电断网外人罕至的那种,租一间那种最简陋的土坯房,向村民买半个月的粮食,白天就在屋子里看看书,偶尔去田间走走,晚上就围着篝火和大家跳跳舞聊聊天。我不必去联系谁,谁也都联系不到我,我能够自由自在的放空自己去享受几天自由,这样的日子令人神往。
大概就是这种破败的土坯房时过境迁,渐渐觉得自己明白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道理,就是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之间可能还差了你一个想象力的距离。我们会从现实中抽取自己想要的元素构成自己的想象,描绘出的画面往往是瑰丽而完美的,种种美好的元素在其中闪烁,甚至不合逻辑的,荒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经常超乎我们的想象。比如你想找个人迹罕至的小山村,你会发现你们找到的都已经开发成了旅游村,你找不到的村子应该是人迹罕至的,但是你也找不到他们。或者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土坯房,当你兴冲冲的走进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房子怎么这么脏啊?到处都是土啊,床上也好脏啊?这怎么睡人啊?屋里也没有厕所啊,也没有自来水啊,好不方便啊,这和你想的都不一样?凡此种种都破坏了我们之前美好的想象,所以有时候你最终还会得出一个结论,想要自由?还不如掐了电线,买一个月的干粮,在家体验生活呢。
小弟不才,对南方的古镇不甚了了,几次南下均没有机会去一探究竟,年少时虽有些许印象,但时至今日也早已模糊。一次偶然的机会西行游玩,嘉峪关这个边陲小镇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兰州乘车前往嘉峪关,途中可以看见大片的油菜花地,金光灿灿延绵不绝,当然延绵不绝的还有道路旁的电线杆,让你发现自己身在人间而非仙境。极目远眺能看见连绵的山脉在油菜田的尽头起伏,山脉上的积雪终年不化,虽是五月,依然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好景不长,越往西走越见戈壁滩的荒凉,灰青色的沙土覆盖了大片可见之处,星星点点的草木点缀期间,有时会有干枯的河床裸露在外,河底的小石子散乱的排布着。偶尔能看见几处孤坟,碑石上满是尘土,也许子孙也甚少打扫,漫天尘土擦之无用,或是家族衰微,无人留世。
及至到站,一下车便能闻到尘土的气息在空中弥漫,一阵劲风拂来,只觉得是满面浮尘。天上的云也许是风力所致,都被吹成一条一条的,排布却甚是整齐,斜斜放置却各个平行。
驱车向市里前行,路上有一条小河,向导笑谈到这条河叫讨赖河,雨季才有,枯水季节便会干涸,今时今日可做饭后谈资,但是遥想先民生活之苦,可见一斑,仅有的河水也是乞讨耍赖而来的,大漠生活之苦,近似乎向天讨命。
身在嘉峪关,怎能不登嘉峪关。嘉峪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
登上城墙,极目远眺,青黑色的祁连山脉延绵不绝,山顶上的积雪与厚密的云层仿佛连成一体,难分彼此,目之所及好似是一堵厚实的山墙云墙横亘于天地之间。遥忆千年之前,汉军轻骑出塞,与匈奴交战于河西之地,冠军侯领兵大破浑邪王部,占领河套平原,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少年时读到此间,深感先辈武功令人神往,今日得以远望祁连山脉,心中激荡难以言表,所写者实难表胸中之万一。
遮蔽在云层内的祁连山脉沿嘉峪关城楼驱车向北便是悬臂长城,墙体沿着山脉而建,三个烽火台依次而上,站在山脚,可以看见向上攀爬的游人络绎不绝,身形甚小有如虫豸。再回想之前在嘉峪关城楼上的场景,不由的联想到冰与火之歌里的绝境长城,我所见的城墙高不过十余米,已是易守难攻已极,倘若世间真有高达百丈,横绝地势的城墙,守卫边境之余,不免也会成为游客争相观景之所,旅游胜地,在所难免。
依山而上的悬臂长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