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六天半课,周日应该是差等生补课。好学生休息,差学生补课似乎天经地义。好就好在补课不像现在要钱,课上不教,课下乱补。
周日补课是合堂上大课。理科班四个班,文科班两个班,我们理科补课人满为患,一间大教室基本坐满,老师前面把学过的内容再讲一遍,我们一个个差等生捱着脖子认真听讲,像鲁迅写的像鸭子被无形的手提着。
数学老师老资格,是邻班班主任,是我们的科任。个子矮矮,头发很倔强分开,瘦肩膀,一年到头穿一套灰色西装,特别和蔼,说话慢声拉语,唯恐吓着谁。唯独一双三角眼不太可亲,显得让人不太好接近。
数学老师资格老,是全校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之一。在他的教导下学习,本应该是一个偏得,而我们整整一个教室的差等生却有负于他,不能不说特别遗憾。
平时上课四十五分钟,周日补课两节合一节九十分钟。灌输的内容也多,估计十有八九是学校统一安排的。而我们还不好好学,怎么选中参加周末补习班倒忘了,单单清晰记得数学老师的音容笑貌,岂非咄咄怪事?
补完课后照例骑车回家。与两三同伴骑车一路同行。经常是峰和玲。我和玲一个村,她东我西,一条火车道中间隔开,峰则沿着火车道往北下一个村。
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儿并行,一会儿前后,得看路的宽窄好坏。
往往出了校门上了大路,四散的自行车大军东奔西走,很快分成细流,穿行在大街小巷。
到了火车道下,仅容一辆自行车通过,往往我们三个自然前后分开,有时遇到火车不得不下车停下,因为离飞驰的火车仅有两米距离,特别危险。
平时我到火车道就拐弯走大路,和他俩不一起走,因为绕远。再说平时放学时间不一,出了校门各奔东西,很难巧合遇到一起。
同行三人有差距。首先从车子上分高低,贫富。他俩骑的都是上高中新买的车,属于专车,峰骑的二八自行车,玲骑的是二六自行车,符合峰高个玲秀气的特点。我则高配不上,骑的是只有两个轱辘,一个架子的玩意,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土,因为根本没有瓦盖。
现在都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实际上与稍微优越的同学在一起,不但加重了自卑心理,而且限制了思维模式。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城乡往返三四年求学生涯,从我内心打开了一个世界。同时,不服输和要出息任的念头与日俱增,愈发浓厚,强烈,尤其是看到同行的同学条件都比自己强,埋下的种子早已发芽。
学习,生活依然平淡,在这天天学习,日日往返的生命里,有意识无意识的接触文字,阅读书籍,感受冷暖,体会差异,人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思想和价值观逐步形成。
好在,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期待打破命运的天花板,不知是什么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