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自我了悟禅修中心无名老师讲法实录20180925
尊敬的各位师兄、大德菩萨,很欢喜呢,今天我们又能够一起闻习佛法,让我们从这个生死轮回的大海当中不再迷茫,不再困惑,进入身心的实修。那么昨天呢,我们是中秋佳节,在这里呢,无名再一次祝愿大家:身体安康,事事如意,心想事成!也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今天呢,我们再讲一下什么是法,什么是道,什么是悟了的人,什么是没有悟了的人,什么是凡夫、芸芸众生,什么是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究竟学佛给我们带来哪些利益和好处。究竟学佛的修学次第是什么,佛是什么,佛学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佛法是什么。因为我发现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法,很多师兄大德菩萨才能拨云见雾,才知道怎么去修持,怎么去行持。
很多人呢不会用,尤其我们平邑,在平邑有很多的念佛群、学佛群。那一听到这个无名老师讲这个《大念处经》的这个法门,比如说安般念的这个法门,然后回去呢就开始查资料了,会查到有很多的不同的法门,有这个虚云老和尚讲过的,弘一法师讲过的,梦参老和尚讲过滴,大愿法师讲过滴,有万行法师讲过滴,还有这个南怀瑾老师讲过的。一看太多了,这么多的法门。那样的话,一开始呢你的了解是对的,路径是对的,但是你有一点你错掉了。首先呢,你还是在分别,在执着,在筛选,用你自己的方式在挑选。那这个呢,就是分别的概念啊。你择法选法是对的,但是呢,你择法选法的这个心,分别的这个心,就像我们说到集上去买菜一样,不断的挑,哦,这个菜,在一筐上海青里面不断的挑啊,我要这个、要那个。那这个时候呢,你是当做知识去选择了,当做知识去学习了。这个时候呢,就不断的有这个,我们说的这个左脑的理性思维和右脑的感性思维。左脑的理性思维去判断,右脑的感性思维呢去发出我们感情的信号,或者去追忆,或者去攀缘,那这个呢,都是让我们生死流转的这个因。
很多人把这个学佛呢,当作一个宗教,宗教信仰啊,因为有两千六百多年的这个传承。佛法呢流传至今,一直从世尊到达摩,然后呢到二祖,然后呢到三祖、四祖、五祖、到六祖。那禅宗也经历了这个兴盛,包括到现在呢,也是一个非常祥和的时期。但是呢,真正的十方大众能够有缘闻习正法,精进修持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因为不明白啊,总觉得人这一生呢,有个信仰是好的。就像曾经有一位师兄说,你有你的修行,我有我的红尘。说我这个红尘当中呢,非常的圆满,不需要参学佛法。那事实上究竟是这样子的吗?我们这个学习佛法啊,信佛啊,并不是说,找到一个什么呢,一个内心存放、内心解脱的这个地方,他不是某一个地方。学习佛法真正的要义呢,是回归我们本身这个智慧,回归我们生命本身的本源。我们这个自性光明呢,这个般若智慧呢,它本身是具有的。犹如这个净土宗讲到,一念净心成正觉,自性天然本来净。很多的师兄呢就觉得,象看红楼梦一样,这个方法太难了,我不懂,太深奥了,太浩瀚了。 有这种念想的时候呢,就迟迟不去求学,不去参学。最初的古代的高僧大德,都能够遍游天涯海角,都能够踏破世界各地,然后呢,去寻求名师。那现在呢,我们这个法呢,通过这个网络里,这个时代,这个媒介,让每一个地方呢,基本上都能够听闻到佛法。但是我们十方大众呢,诸位师兄大德菩萨,有很多还是一知半解,将信将疑,不能够真正地身心的修持,那没有真正的身心的精进修持,又何谈佛法在生活当中的启用呢。
佛教一直延至至今,有两千六百多年的这个宗教文化。那它是一个宗教的团体,也是这个佛法得以传承的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这里面含了很多的加行,很多的这个仪轨、形式、会议。那这个呢不是真正地佛法。像我们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这个耶稣、穆罕默德,这些呢,包括我们现在的老子啊,他们都是不同时代的、不同时空当中证悟的圣人。那我们不应该有这个分别念,但是你要知道,何为究竟的法,何为究竟的圆满。 这样呢,在这个择法的这个阶段,你有了这样一个正念,你才能够真正的去闻习正法,选择正法,实修正法。与其在这个五欲(名、色、利、饮食、睡眠)当中沉沦,不如呢,真正地通过《大念处经》的修学回归自我,回归到我们本来具足的湛然的智慧。这个时候你再去启用的时候,在红尘当中你就知道啊,是宁静的,祥和的,安然的,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物的事无巨细,你都能够觉察到,都能够关照到,都能够处理的很好。
我们说什么是江湖,江湖呢,不是打打杀杀,江湖呢,是人情世故,是柴米油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呢,每一位师兄大德菩萨呢,要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佛教。那佛学呢,就是我们含有了这个修正次第,这个理论。古代的高僧大德,从这个最初的凡夫,到这个证悟圆觉,这个知识系统,这都属于佛学。那佛学呢,有这个三藏十二部,分为戒、定、慧,也就是经、律、论。那么我们说学习佛法呢,首先呢,要通达这个三藏十二部经典。然后呢,自身的这个身心实修,然后呢到度己度他,这是三个阶段。很多人呢,说无名老师呢,我没有这样的一个愿力,我呢就想让家庭平平安安,身体安泰,此生不再这么苦。当然这个也是愿哈,我们不能在修学佛法当中,都提倡大家发这个大愿。发大愿呢,它是需要这个因缘的。有很多的时候呢,需要一个法缘,法缘成熟了之后呢,因缘成熟了之后呢,你就能够具足发这个愿力的这个条件,法缘成熟了呢,你就能够闻习正法。你波罗密成熟的时候呢,你就能够在闻习正法的时候能够启用了啊。这个呢,就是我们讲的这个因缘。这个呢,是指佛学,那佛法呢,就是我们提倡的这个启用。
当年呢这个达摩祖师呢,他贵为这个皇室的王子,到这个深山当中去修行啊。数年之后呢,他们的这个皇子皇孙都能够成就这个皇位的时候,达摩祖师派他的徒弟到这个国王这里呢,宣说这个正法啊,然后呢,意思要东渡中国来弘扬佛法。那他这个皇子皇孙呢,就问他的这个徒弟:佛法在哪里,这个徒弟呢就回答:佛法呢是在作用处。在这样看来的时候呢,大道是不离红尘的。很多的师兄呢,就想哎呀我要放下诸缘,放下手头里的工作,真正的安下心来、静下心来,等到这么一天,然后呢,再去参选佛法,闻习佛法,修证佛法。其实佛法是不需要修证的啊,佛法呢,只是我们修证身心的一个路线图,一个修证次第,就是我们修证身心。这样的时候,你把这个佛法当作知识去求,那和你在这个红尘当中呢,沉浸于名色利食睡、五欲轮回,它是没有本质的这个区别的,首先这个观点就错掉了。我们学习佛法呢,不一定要到禅修中心里来。你能够有一颗求法的这个心,首先呢,在生活当中的你,能够觉知生活的这个悲欢离合,能够觉知苦。
那我们说这个苦,详细下来都有哪几种苦呢?佛教讲八苦。首先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那这里呢,是生老病死,这个呢,就是四苦,不论你再怎么去执着,生老病死呢,它都会去发生的。还有四苦的就是,爱别离,在爱恨情愁分离当中的苦。怨憎会,相互这个埋怨、憎恨、悔恨。憎恶悔恨怨憎会。求不得,想要的东西呢,不能够得到。那当然了,现在大家很多的时候呢,都是需要钱的。你看走到哪里就说,哎呀,我要有了钱,我就怎么样,就能解决问题了。那上一次呢,我在这个图文做广告的时候呢,一位女员工呢,她就说了。我问她,我说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要五百万,我说五百万就是你最大的梦想吗,她说是的,五百万能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我说能解决你的感情问题吗,她说能啊,我说你和你丈夫的关系好吗,她说不太好呀。可是有了五百万就能很好吗,她说不能啊,有了五百万,我就可以把他换掉了。那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的这个价值观。不得不承认啊,很多的师兄大德菩萨呢还是迷茫的,在这个法的这个边缘上啊。当然呢有机缘能够来到平邑内观禅修群,但是呢还是没有真正的法缘,用身心去闻习正法,用身心用来这个按照这个佛学的修证次第去实修,去证悟本源。
所以说呢,这个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这就是三苦,还有一个呢就是五阴炽盛,五阴炽盛的五阴呢,就是我们色受想行识。 色哪就是指身体,受想行识呢,是指精神,精神体,也就是色哪是指物法,受想行识是指名法,那我们的身体呢,不能够安于当下,精神呢,受想行识,你所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啊,言行,这个表里,都不能够持之以恒的保持一个态。你会发现他是没有一个如如不动的这个本体,,都是四大的地水火风的和合。你不能够了解地水火风的四大组合,这个没有关系,但是你能够知道,它是不真实的,为什么不真实呢,因为它不永恒啊。你比如说,今天想看一下这个电影,看完电影的时候呢,你想去逛街,逛街的时候呢,你想去吃饭,这个呢,都属于五阴炽盛,都属于你的我们所说的这个欲望心,也就是妄识产生的这个妄心。所以呢,不断的在生活当中去攀缘,以苦为乐。就拿一个吃烟来说吧,很多的平邑大众,还有十方大众呢,都有这个吃烟的习惯。有很多人呢,觉得吃烟不是很好,但有很多人呢,根本没有一个这个念想。那学佛法,用佛法来阐述这个吃烟的原理呢,首先呢,就是你本身的这个欲望,对外在的这个攀缘和执着,闻习佛法就是让你对这个外界不再起这个什么贪心,起这个执着心,起这个嗔恨心,起这个妄心的对着这个妄识。那很多人就说啊,那我不吃烟了,或者说我吃烟或我不吃烟这个不都是一颗虚妄的心吗,我不吃烟我学习佛法,是不是还是自我的安慰,我让我自己不吃烟啦,这不还是一种自我安慰么。 我本身身体条件很差,我信了佛法,我感觉我的身体条件好了。我本身环境很苦,家庭生活环境很苦,比较穷,我学习了佛法,我感觉家庭不穷了,这个不是自欺欺人吗,不是一种违心吗,不是一种自我的欺骗吗?这个呢,忽略了修学佛法的真正的这个意义呀,真正的这个实义。其实,如果你在大道当中修证已久,你就明白哈,幸福呢,和这个金钱、物质,生活当中的这个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你能够通过闻习佛法、证悟本源、了解自性,回到你这个什么般若的最初的这个智慧之中的时候呢,你会发现所有的这个财富,这个智慧,你本身都是能够具足的。 你之所以当下的贫穷,当下的困境,当下的困惑,当下你这个所有的这个触目的这些缘,这些境遇,都是因为你无始劫以来的这个习气,这个贪欲,这个妄识妄心造就的这个你的这个无明,无明造就了你这个言行,言行产生的这个业力,业力呢,就是我们现在具足了这个果报,成熟了,这所有的境遇呢,都是因果的一个现起,你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说呢,这里面就讲到了这个三世因缘,讲到这个果报,我们曾经有一句话非常经典的哈,当年的释迦牟尼佛说过这句话,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他不断的在去想,主观的去想。因为不知道生前自己是谁,不知道生之后呢自己是谁,他要寻求这个生命的这个本源,当然这个呢就类似于十九世纪西方的一些先哲。放到现在的时候呢,我们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呢,物质呢相对比较能够满足我们各个身心的时候,能够启用的时候呢,我们能知道,佛法流传至今,也是非常的殊圣的,我们更应该追溯我们的本源,我们本身是谁,我们来自于哪里,我们将要去何处。那么你知道在三世因果当中讲啊,这个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前世的因果,那你今生的这个处境就已经表明了。若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为求福报,为来世求得一个好的因缘,那你当下呢就应该全力以赴。如果你当下无明,那未来也是困惑的,如果你当下精进,当下能闻习正法,那未来也是通达的,也是豁然开朗的。
所以说呢,我们知道佛教、佛学、佛法,它甚深地这个要义,和他基础的这个知识、这个运用。求学佛法呢一定要有一个前行的准备。当然了,在行持这个前行准备之前,要了解,佛法。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法。佛呢,是开悟了的凡夫,明心见性的人。我们每个人呢,本身他就是佛。如果说我们要成为佛呢,这句话呢,在这个究竟意义上来说呢,就是头上安头了。因为你本身是佛,你为什么又要成为佛呢,所以说呢,我们本身自性光明,本身就是佛,只是你被这个五欲,五盖,五毒(五欲是名色利食睡,五盖是贪、嗔、痴、昏睡盖、掉举,每天昏沉。掉举,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执着,对当下的困惑。五毒呢,贪嗔痴,还有你自身的傲慢,还有嫉妒)。这个五欲五盖五毒呢,把我们的自性光明给覆没掉了,不能够让我们真心的去用,每天呢是妄识妄心。在这个时候呢,我们通过闻习正法,闻习佛法,通过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妄语当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是不舆论别人,不说脏话、坏话、狠话,不舆论别人,不传播流言蜚语,不说一些谄媚的话,这个说我们的口。意当中呢,就是不贪不嗔不痴。要杜绝贪念,因为我们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哈,你这个欲望满足了之后,你就会有下一个欲望。嗔恨心,是对别人的埋怨,愚痴,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身口意啊,也是我们说的佛教说的这个十善业,身体当中你能够持戒哈,能够不杀生偷盗邪淫饮酒妄语,这个口上呢,能够不去两舌恶口绮语,意上不贪不嗔不痴。有了平日里的持戒,我们的身体呢,就会变得清净,就会宁静,就会祥和,不会被这个世间的嘈杂的事物呢所缠绕,被这个精神所死死地的困住。我们说这个圣人无梦,就是心无挂碍。
当初呢,我们解析这个心经哈,通过这个点,你能看到这个线,通过这个线,能够看到这个面。那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你看这个,我们说怎样理解这么一句话呢,有很多人被这个经文死死地束缚住,不能够有自身的体悟,更别谈有自身的身心的实证。观自在菩萨,观察现在的自己,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开悟、明心见性、度众生于苦海之中的这个大觉者、菩萨呢?我们观察现在的自己哈,观察我们的五蕴身心,我们怎样能够成为一个开悟、明心见性的菩萨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这个时候呢,一定要行深,也就是说我们发了愿了,我们怎样成为菩萨,那个时候呢,我们就能够高高山顶立,怎样成为菩萨,有这个目标了,山顶的这个目标,那我们就要深深海底行,那行深就是深深海底行,就是行持啊,就是很深地行持,很用功的求学,很精进的求法,很努力的身心实修,这就是行深。那波若波罗密多时,那你只要不断的去坚持了,不断的去用功了,不断你在这个量变上去积累,在这个正法上呢去闻习,在身心上去实修的时候,那这个般若的这个智慧呢,它就本身的它是具备,它就与你的这个行持一起去在这个当下去生起,那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本身上来说呢,这个波罗蜜的智慧就慢慢的成熟了,它与你的行持是相互感应的。
也就是说呢,我们这个师兄大德菩萨在生活当中,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闻思修了,你自然而然的,智慧呢它就会生起,你修的深,智慧呢就生起得会更多,就是这种原理。那你当下虽然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但是通过你的努力,你的精进,你会自然地长生智慧之心。这个呢,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间久了,当这个智慧具足了,就是这个能量饱满了,通过我们的身体达到我们上面的这个百会啊,就是能量具足了,啪,绽放了,这个莲花呢,就绽开了,是这样的,就是绽开了。它这个这个标志是什么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你会发现啊,我们这个五蕴呢,色,身体。受想行识,这个精神体。 也就是色,这个物法,也就是精神体,这个名法的,都是和合,都是因缘的这个聚散,都是无常啊,都是什么呢,空性啊,五蕴皆空,这个空呢,是因为我们生活当中呢,这个五蕴的存在呢,它是具有生灭啊,我们说的这个具备这个空性了,是指自性,自己照见万事万物独具体性的这个本源,没有生没有灭,这个是用空来形容,你会发现,当这个智慧具足的时候呢,哎呀,好啦,那我们就会发现五蕴皆空,这个时候呢,是度一切苦厄。当你发现五蕴皆空的时候,世间万事万象都是因缘聚合的时候啊,你会发现了生命中的这个无常,生灭的这个变化,你就会觉知到这个苦,有了这个慈悲心,能够度一切苦厄了。这个时候,因为你发的这个出离心,你就有了这个慈悲心,这个菩提心,能够度一切苦厄。
所以,真正地能够发慈悲心,我们说的修学佛法最基本的一个根本点--菩提心,就是通过你平日里发愿,你的行持,修证,一步一步,智慧具足,才能够真正地爆破,冲出那个点,与这个万物、这个能量相连接。这个时候呢,我们这个慈悲心,才能够真正地生发出来。所以说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修证次第非常简单哈。观察我们现在的自己,身心炽热,怎样能够成为一位觉悟的菩萨呢?你会发现在你起观的时候,你觉得生命无常啊,由生命无常,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体,不能够永恒,被这个生死流转,不断的生起这个染污的因,生起这个贪念的这个心,都是妄心妄识,所以说呢,我们非常的这个苦,有苦而发出离,由出离呢,不断地你去行持,不断的身心去实修,在精进的这个同时,智慧呢,每每的就会闪现。智慧真正地达到一个点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呢,你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啊,这是智慧最大的一个点。 你就明白,这个世间呢,没有什么呢,没有这个给予者,没有承受者。没有能观的心,没有所观的这个对象,能观的心是什么,是你的妄心,是你的这个妄识,所观的对象呢,是这个客观的这个事物,也就是说所有的精神体,所有的这个名法,所有的物法,所有的色法,都是因缘的契合啊,这个时候呢,才能够真正的生起这个悲心。这就是整个的修学次第。
佛法是如此地简单。但是很多的事情,我们说,修学呢,一定要先关闭眼耳鼻舌身意,很多的师兄呢,在这个法上关闭了眼耳鼻舌身意,在对外界的这个执着上,敞开着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害怕自己敞开的不够大。所以说一直地攀缘外在的这个事物,让自己的身心的深深的陷入到这个轮回之中,这个呢背道而驰。这就是顺则凡夫,即使你再长寿,也只是经历一百年的这个生灭。所以说呢,有很多人呢,觉得人死如灯灭,就像这个草一样。这个呢,就是究竟的啊,这就是在外道上的,这是无名哈,这是凡夫。这也可以称之为庸俗,粉黛,你这一世越活越不值钱。能够真正的闻习法,然后呢,并不是说啊,这个世间以外呢,我们身心以外呢,存在一位佛菩萨,他能够真正的去保佑你哈,这就是真正的这个佛法给我们带来的利益,那这就是外道了。 所以说呢,老师呢教给你这个法,给你指引,让你通过这个佛法去修证,修证自己的身心啊,真正能让自己解脱的呢,还是自己。你没有通过这个深入的研习经藏论,这个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个戒定慧,你不能够真正的通达佛陀所说的这个教理,不能够通达这个教理,你就不能够真正的身心的实修,你又那么的执着,不能够放下自己的姿态,你又那么的傲慢哈,你又那么的分别心,你这一世怎么能够解脱呢?
所以说呢,这个平邑自我了悟禅修中心的这个家风就是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那这个修证的这个心法呢,就是善护念,你能够经常的保护你的心念,清净心,因为持戒而生清净。 心清净。长觉无住,你能够每天的,时时刻刻的在这个觉知的这个状态。首先呢这个觉知是由这个觉察和照顾发展过来的。觉察照顾是由你的这个觉察慢慢的演变过来的,所以说呢,有从这个觉察到觉照到觉知,这是一个阶段哈。长觉无住,不执着于这个世间五取蕴的任何事物。就是我们金刚经里所说的,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啊,这是心法。那这个功法当中呢,就是我们的《大念处经》的三十七道品,也就是这个《大念处经》的二十一个法门,还有这个三十七道品,它包含了《大念处经》的二十一个法门,这就是这个真正地这个功法,如来修证次第。 有了这些功法,你就可以不断的去努力。
在生活当中,你就会发现,这个大智无非善护念,真正的智慧就是保护好你本身的这个心念。你不通过实践,你想吃烟了,你就吃烟,这是随着这个欲望的这个牵引,你就不断的去攀缘,这个呢,不是真正的善于护持你的这个心念哈,这不是你的正念,这是妄心妄识,随波逐流。其实你一辈子没有做自己的主人,一辈子没有真正地活过,一辈子你是被这个香烟所束缚了,你是香烟的傀儡,你是物质的傀儡,也是情感的傀儡啊,你是这个柴米油盐的傀儡,也是这个养儿育女的这个傀儡,你是这个亲人的傀儡,你是自己的父母的傀儡,你是家庭的傀儡,要明白这一点,因为你做不了主。我们说不要成为傀儡,不是说是什么要革命要反叛。你要逆天改命,逆的是什么呢,逆的是什么天呢,就是你以为的啊,这是你的命,逆的是这个天意哈,改命就是你以为的这个命,真正的回归到这个大道当中,而不是成为这个外界的这个因缘的这个傀儡。
我们呢,能够通过这个修学佛法明心见性,真正的明白,这个大道不离红尘,大智无非善护念,守住你的真心胜过所有的法门,自我反省当下就是修道。能够一个人真正的放下身心,自我反省。古人说的很好啊,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传不习乎,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我是不是学习复习巩固运用了啊。你看古人呢就通过这个我为别人做事、老师教给我的这个知识、和朋友交往,这些呢来不断的反省自己。我们当下的这个师兄大德菩萨,哪里有时间去用来检讨自己,都在五欲当中沉沦。我们今天晚上去唱歌去吃酒,去闲谈去意妄欲一下啊,去这个悲欢离合一下,去这个什么午夜里买醉一下,去这个为柴米油盐奔波一下,总觉得呢自己呢身心是不能够放下的,总觉得自己是最忙碌的。自己为了这个家庭啊,为了这个身边的这个亲人,殊不知呢,都是一些借口和理由。你真正的放在这个当下,认识自己、升华自己、改变自己了吗,你只有真正的认知改变升华自己,你才能做得了命运的主人,不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去攀缘、执着和轮回。
所以说呢,这个借事练心即是福慧双修,你每一件所经历的事情,那都是因为你福报具足,因为我们人身难得。这一世的修行呢,在六道之中呢人身是最容易起修的,因为人身是最难得的。你在天道当中呢,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这个痛苦啊,没有这么多的这个觉受,你就不能够发出真正地大出离心,包括这个大悲心。所以说呢,我们在这种五浊恶世当中能够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就能够精进,不断的去努力,不断的去忏悔,不断的去用功,肯定是有明心见性,能够回归自身本觉的一天。
网友评论
凡夫缠绵生死,无缘窥见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