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德夯除了自然人文风光(下篇发),其苗寨歌舞亦让人难以忘怀。其中的苗寨鼓舞、傩戏和反映苗家婚嫁的节目,颇有意味。
资料:
德夯还有"天下鼓乡"之美称。所以在这里,鼓舞是异常的盛行!花样繁多,擅长者众多,在德夯你随便抓起一个掉着鼻涕的小姑娘,她就可能给你表演出一套令你叹为观止的鼓舞来。苗鼓分为两种类型:庆年、庆神两类。什么意思呢?重大节日、拦门迎宾的时候啊、表演的就是庆年鼓舞,祭祀时表演的鼓舞就是庆神鼓舞。在德夯苗寨,到现在已经出了5代苗鼓王,2代猴儿鼓王(简单解释一下猴儿鼓),其中第一代苗鼓王龙英堂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授予称号,德夯的苗鼓曾在新加坡等地敲响打出了国内,走向了世界。苗族鼓舞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神秘的傩戏,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进入长江,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而湘西的傩戏却是最正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