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春怨》 刘方平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07:14 被阅读43次
image.png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评析】:

这首宫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

一、二句“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写明时间是黄昏,人物是宫中人。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如果有阳光照射,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昏暗凄凉,所以幽闭金屋,伤心落泪。

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写环境是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托衰落难堪的场面,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如果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也许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这就使“金屋”中的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四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以落花映心境,表达了宫中人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

全诗从时间布局看,第一句写时间之晚,第三句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

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

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end

品鉴经典,在诗情画意中品味人生。如果你也对诗词有感觉,请点亮下面的小红心,鼓励我继续带你品诗。

相关文章

  • 诗词赏析||《春怨》 刘方平

    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

  • 10月8日

    10月8日背诵的诗词篇目为:刘方平的《月夜》、《春怨》,柳中庸的《征人怨》,顾况的《宫词》,王淇的《春暮游小园》,...

  • 唐·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 诗词赏析|《月夜》 刘方平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

  • 精读《唐诗三百首》04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上一篇文章,我们精读刘方平的《月夜》,今天,我们继续精读刘方平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另一首七绝《春怨》。 春怨纱窗...

  • 今日两首绝句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

  • 那些导演一眼就相中的诗词 | 人生若只如初见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近来诸多电视剧以古诗词命名,譬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一日一书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 一日一书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赏析||《春怨》 刘方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b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