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县城装修房子,又凿墙又钻眼的,等我这里没动静了,就听到楼上的动静比我还大。爬上去一看,人家是将一梯两户全买下了,两套房中间的隔墙全部打开,鼓捣三百多平的地方,怎能动静不大。
我三楼他们四楼,楼上楼下邻居了,开始装修期间的观摩交流。楼上这家一对老两口,一对小两口,外带一个小孙子。他们习惯老少在一起生活热闹,住对门隔一堵墙都不行,必须通开。老头讲风水,进门小玄关,前面生生装面影壁墙,跟农村讲究人家的大院门前差不多。
房子装完,我们撤退,这一年是2007年。2013年,我们退休回到县城,再见这老两口时,膝下的小孙子不是原来那个半大小子,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
“这是我儿子的小老二。她妈不愿生,我逼着她生的。我就这样和她说,你不愿生,有的是愿意给生的。儿媳妇没办法,有了这个小老二。罚款还没交呢。”老太太显然很高兴。
我说几年不见,你大孙子要中考了吧?她说我大孙子去美国读高中了,一年要花40多万。接着一通夸,无非学校如何好,孙子如何有出息云云。
老太太的儿子开了一家中介公司,专门办理出国打工输出劳务,多年下来,钱可能没少挣,老两口说起话来底气十足。
又过了几年,楼上没了动静,这一家小的把公司开到沈阳,老的把乡下老宅又收拾出来,回那里住了。
2018年有一天外出偶遇老太太,久别重逢好一番亲热,她盛情邀请我们去看看她家的新房。去了一瞧,果然气派,二层小洋房,院中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这时看到了他们的大孙子,一个一米七左右的大胖墩,头发犹如飘过七彩祥云,脖子套一条小金链,站在一辆黑色宝马车前,正要外出。
这孩子不是在美国读书么?老太太看出我的疑惑,说去年就回来了,不能再在那念了,今天游-行,明天枪-击的,美国太不安全了。
我说他回来去了哪所学校?老太太说,他不爱上学,先在家呆阵子再说吧。整天就爱鼓捣个车,成天找地方练漂移,漂移漂得一般人可比不了。
说着话,老太太给我看一段视频,是他大孙子开车,别人给录下来的。随着那车噢一声东,噢一声西,一股股烟儿跟着车跑,看得我心惊肉跳,真有些迷糊。老太太却咧开嘴,乐个不停。
老太太又和我说,她的儿子在沈阳买了学区房,把她的小孙子送进了文艺路小学。我知道这是沈阳最好的小学之一,我儿子小时我连想都没敢想,进那里读书可是不容易。
我笑着说,你们可真能耐,想什么就能做到什么。大概人的成功和富有都特别喜欢有人欣赏吧,老太太一听更高兴了,说入学也是花了不少钱呐。
之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和读书的问题。读书的种子不是在钱里就能生根发芽的,在国内学不好,出去留学,也未必能出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绞尽脑汁进了名校,也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安慰,真正学起来,还是要有一个主观动力。钱是个好东西,但一旦用不好,也会误人子弟的。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需要有人管教,把这个责任推给别人,无异于信马由缰,跑到哪条道上,那就没办法把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954881/98439f9ad5ebe96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