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一梵
投资市场流行一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卖出时机的重要性,不落袋为安你的收益只是浮盈。
正如,我们经常谈论的基金定投。台湾基金教母萧碧燕告诉我们,基金定投就是傻傻的买,聪明的卖,可是怎么才算是聪明的卖呢,基金定投的卖点该怎么去把握呢?
2014年的时候,认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投资理财,但是属于纸上谈兵,只会投资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2015年的时候,陆续买入一些风险较高的股票基金,在股市上涨的阶段,我买入的几支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浮盈。本来也打算赎回,可是一想也没有太多资金,就暂且搁置了。
可是股市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冲到5000点。
之前,我经常读财经评论家水皮老师的作品,他认为3500点是大盘的价值中枢,他一直告诫小散们,股市冲上3500点以上,大涨大卖、小涨小卖,可人都是贪婪。
有个身边的朋友,在股市一路大涨的时候,他持有十几只股票、基金,而且越涨越买,要命的是他的买入方式,只看短期业绩排行榜,不作任何分析,在大盘5000点以前账户里确实浮盈不少。
可是,接踵而至的股灾,让他深套其中,亏损50%以上,交了不少学费。
我后来,就在一直思考,基金应该什么时候赎回,这个赎回的时机该区怎么把握呢?
说到基金的赎回,我们应该先明白基金的赎回费用。有时候,我们看到账户上基金的收益是浮盈的,可是等我们赎回的时候发现,到手的资金竟然是亏损的,这可能就是赎回费用在起作用。
除去基金的赎回费用,我觉得在赎回基金的时候,还需要从基金、市场环境、个人三个方面去考量。
1.基金本身
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一般是基于某种的投资策略,这个投资策略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考量这支基金的历史业绩、行业配置、资产组合、基金经理等因素。
在基金赎回的时候,我们通常也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一只基金而言,基金经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基金经理的去留直接影响着基金的业绩,以及投资者的收益。
通常,无论是基金的资产组合、行业配置,还是投资策略、仓位管理都带有一个基金经理的烙印,当一支基金的基金经理离职的时候,我们需要留意这只基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金经理的离职,我们就一定赎回。
我们需要分析这支基金的基金经理组织方式,是属于一个基金经理单打独斗,还是多个基金经理一起配合,是属于一般基金公司,还是知名基金公司。
如果一支基金有一个基金经理操盘,那么他的离职可能会让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变化,那么这只基金的业绩也就不太明确。如果这支基金属于多个基金经理配合,或者知名基金公司,那么我们就可以观察。
2015年,我曾经买入银河行业优选这支基金,业绩也曾经一度不错。后来,换了新的基金经理之后,这只基金的业绩就大幅落后同行业基金。可见,基金经理的作用非同一般。
除去基金经理的因素,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基金的业绩。当然,如果你买入一支基金,长期业绩落后于同行业基金,那么我觉得还是赎回或者转换为妙。
2.市场环境
买入基金之后,他的净值不是涨就是跌,但是我们无法预测基金的涨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推测后市,而这是建立在独立分析思考基础之上的。
比如你买入的是行业基金,在市场风格发生转换的时候,是蓝筹风格还是中小盘风格,我们是不是需要赎回呢。
此外,我记得菜鸟理财菜导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在决定性消息兑现的时候可以考虑赎回,而这个消息往往是具有较大影响的事件,比如深港通。
前提是,你提前做了投资布局。
3.个人情况
通常,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投资也不例外。
当然,这个投资目标的确定,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基于你对基金的投资策略确定的,正如你不能要求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拥有股票基金的收益一样,我们应该设立一个相对合理的预期。
一旦投资目标确定,当我们达成投资目标的时候,比如30%、50%,我们就可以考虑赎回,这对基金定投更为重要。因为,基金定投一旦错过卖出时机,收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需要继续定投下一个周期。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需要急用钱,而手里没有足够资金的时候,你只能选择割肉离场,当然这是一种不明智但无奈的选择。
张一梵,喜欢读书、理财
来了就点个喜欢吧,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