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霸霸,这是我的第017篇文章。
贝索斯说: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但我很少被问到:“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
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亚马逊就是贝索斯”不变”的产物。
那些“不变”的东西一直存在,而那些日新月异的变化,或许曾在我们生命中留下一点印记,但多年以后,往往变得不再重要。
名家经典总是能流芳千古,历经人世岁月也总能颠扑不破,历久弥新,每每阅读,却总能有新的体会。
许多人将因循守旧当作不变,朝九晚五,三十而死,七十而葬。
不变的本质,并不是生命的重复,而是沉稳笃定,日有寸进之功。
在初入职场时,总是盼望找到一个无比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每一次不经思索的更改跑道都是对自己过去的清零,但人生并没有那么多可以随时清零的时间可供挥霍。
久而久之,往往就活成了一个“复读机”。
当你选择所有,没有一个答案是正确,当你选择一个,这个答案可以因你而正确。
物理时间的流逝受客观规律制约,不因一个人起心动念而发生改变,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是障眼法,让人觉得来不及跟不上,但实质上那些值得你“不变”的东西,在时间加持下方才凸显它的意义。
我觉得一个成年人在迈入社会后开始成长的标志,是把对外部世界的关注重心,转向对内在自我的度量。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
今天哪个公司的大佬犯事了,被美国明尼苏达州检控方起诉,和你没关系。
哪个明星在车里被老婆设局出轨,和你没关系。
某联盟4被热搜剧透了,和你没关系。
那些不变的事,是之所以你能成为你的理由。
曾经人大的07级优秀毕业代表侯瑀,在大学期间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她在自己申请交换生的申请材料中的自我陈述中第一话是这么写的:
四年来有两件事件最能标记我是谁,第一是攻读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优良地完成了学业,第二是从18岁开始学小提琴,天天练琴保持到现在。也许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小学生就开始参加奥数班,中学废弃所有喜好专长,大学变得精明而事实才是正经事。但是我更盼望最后定义我自己的,是一个热爱音乐与艺术,不愿为了胜利放弃生涯的尊严的女生,她到处乱跑,盼望记下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妙和充盈,她心怀幻想,对将来有清楚的设想,却依然等待运气的偶尔和未知。
在我们的生命中,或许曾幸运地撞见某些极其优秀的人,他们并不是新闻报道里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亦不是商业世界里挥斥方遒的创业精英,他们以某种特立独行而又一往无前的勇气,并不在意他人的眼光,置心一处从而让自己迸发出极其闪耀的光芒。
曾经在看到这些许许多多“不变”的人时,我也心生向往,但盯着别人往往恰恰是自己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罪魁祸首。
在我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中,会经常听到合作伙伴向自己打听竞争对手都做了哪些事情,拘泥于流行和被裹挟的东西,生怕别人做了自己没做被落下,但结果往往就是做了一个被别人认为是跟风、陈腔滥调的东西。
竞品分析是在这个行当工作中特别常见的事,按中国的古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大多时候,在研究竞争对手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照虎画猫,不得要领的情况。
一些浮于表面的变化,背后可能有一根不变的线在串联。
对于一些业内领先者来说,它并没有可以模仿的对方,更多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例如已经如日中天的微信,能打败它的要么是自己,要么绝不是第二个微信。
可口可乐成立了一百多年,经典的口味一直不变,曾经想要更改口味,却差点被消费者骂得半死。
投资中那些能赚到钱的人,往往不是频繁买卖的投机交易者,而是制定目标后保持长久如一投资纪律的人。
一直在追逐变化的人,只不过是在做多次的加减,而某个不变的关键性因素,才是你找到复利增长曲线的关键。
很多时候给过程做减法,就是给结果做乘法。
写在最后
今天这篇题目的灵感,来自于近期的持续写作。虽然短视频已经成为了一个风口,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远去,但外部的变化实质上却不影响我在写作这件事上的节奏。
因为我知道,对于逻辑思考的能力、清晰到位的表达、持续稳定的行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人最为底层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掌握这些本质内核,无论外部的风口怎么变化,你都留不住它。
即使今天的内容不够好,即使身体很累不想写,即使可能没有什么人会看到,身体里却开始有一个潜意识在告诉你,写下去,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切,未来却有可能成为一切事情的原点。
很多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坚持下去比把它做好,来得更加重要。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才会不断磨砺,最终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