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看的不多,看完《流浪地球》给我的却是空前的震撼。电影情节曲折却不失真实,镜头效果炫酷却不偏离科学。大到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小到人性深处的爱与希望。在《流浪地球》一桢一桢地描述中,观众享受的是国产“硬科幻”魅力和心灵深处的涤荡。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地球为了躲避太阳爆炸的侵害,地球人齐心协力举“家”搬迁的壮举。宏大的搬迁,需要无数代人薪火相传地坚持,要历经几千年的漫漫征程。谁也不知道地球要飞向何处,谁也不晓得最后能否成功。所以,这注定是一次没有归途的流浪。但我们并不害怕,因为我们还有希望。于是,流浪就有一种回家的喜悦,因为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坚持,让流浪有了力量
希望,让“流浪”有了家的方向--看《流浪地球》心得故事里展示了地球人,尤其是中国人众多优秀的品质。其中最可贵的要属坚持。故事从仰望星空开始,宇航员刘培强在儿子四岁时就离开地球来到了空间站,这一去就是十七年。虽然镜头里并没有这十七年做了多少贡献,仅就这份坚持就值得歌颂和赞扬。
对坚持的描述还有一段关于小团队的细节描写,就是指挥官王磊带领他的队伍护送火石的历程。在暴风雪中的崎岖中坚持,在大峡谷的落石中坚持,在电梯的惊魂中坚持。为了这份坚持,刘启的爷爷离开了,为了这份坚持,几位战友也光荣牺牲了……
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不放弃,无论前路多么渺茫,我们勇敢地坚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懈地坚持,《流浪地球》才有了流浪的力量。
选择,让流浪有了方向
每一次选择,都会伴有心灵的纠结和得失的取舍。《流浪地球》经历了无数次的行走判断,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抉择。面对绝地风险,地球人没有消极和逃避,面对注定的末日,英雄人选择了最后的救援。选择,让影片中的人性更加地可贵,选择,让地球的流浪有了行走的方向。
在“小家”与“大家”的权衡之后,宇航员刘培强毅然选择了远行。这种选择不仅要付出十七年的离别,还要承担着儿子的憎恨与误解。但选择是无奈的,因为总要有人去为“大家”的生存而努力,选择又是无悔的,因为有了“大家”的存在才有了“小家”的温馨。
希望,让“流浪”有了家的方向--看《流浪地球》心得在“安安静静地死”还是“轰轰烈烈地活”之末日焦点,那群不甘等死的勇士们选择了轰轰烈烈。他们用自己仅有的末日七小时,去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点燃木星。弱小的团队成员,宏大的工程启动,似乎有些太多夸张的镜头描写。但我们却深刻地认同,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的,他们的坚持是明智理性的。
在“保存文明”还是“撞击木星”之间,空间站选择了后者。虽然这如同断送了保存人类文明的最后一道希望,却也点燃了地球存活新的曙光。这个决定不是刘培强儿女私情的放大,而是地球人类生死关头的理性抉择。当刘培强的眼泪在失重的船舱里飘荡的时候,当空间站带着三十万吨的燃料撞向木星的时候,我们为之心痛,更为之动容。而这一切的牺牲都是为了地球生的希望。
唤醒,让流浪有了希望
希望,让“流浪”有了家的方向--看《流浪地球》心得当小分队为地球的最后一线希望倾力救援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了没有目的的逃亡。因为全球广播已经给地球判了死刑,声称所有的努力都终将是一场徒劳。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心中最后的希望。没有了努力,没有了梦想,甚至没有了走完最后几小时的勇气。那一刻,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类的脆弱和希望的重要。
“……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
是朵朵在电播里的那段话,把等死的人类唤醒,是小分队的勇敢的坚持把大家生存的希望点燃。于是,越来越多人从等死的可悲中醒来,从自暴自弃的消极中醒来,向人类最后一点可贵的星火靠拢。当众多的汽车调转车头的那时候,当大家一起肩并肩去推动那颗巨型“针”的时候,不觉间已经热泪盈眶。
……
生命,何尝不是一场流浪,一场从出生到死亡的流浪。有些人选择的是生活的消极和职业的倦怠,有些人选择的是生命的突破与成长的精彩,区别就在于,我们内心有没有希望,有没有方向。
希望,让流浪不再可怕,因为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2019年让我们带着希望出发,向着家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