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生与死,不在乎存在或者消亡。每天的每时每刻都会是一些人生命中最后的狂欢时刻。
我曾经梦见过我死了,感觉很静很轻,西方人说,人死后的灵魂的重量是21克,嗯,我感觉差不多。待我梦醒时,我才知晓,哦……原来是梦一场而已。自此,我把那天归为我的“重生”之日,只可惜现如今我却把那梦的时间给忘记了,大致算下来差不多也有五年之久了吧。后来我再也没有做过那么轻的梦。
大概是前年春节的时候,我梦见自己快要死了,这次和上次不同,这次没死,这次梦的更加真切,而且很有画面感,我能清楚的感受到死亡来临时的紧迫感和自我本身强烈的求生欲望,而且我还清晰的记得自己死亡的准确时间,就像每天起床设定的闹钟一样。梦醒时,我没有上一次的从容,因为我从梦中知晓了我还有很多能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假如真的死了,那留下的遗憾也太多了。这场梦更像是某种启迪,或者说是对我生命的一种鞭策。
之后我看了李开复写的《向死而生》,我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在书中讲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去做,他之前一直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妻子,一直都是以事业为主,哪怕是得病的初期,他依然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上。没有太多的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思考人生,直到死亡迫近他才有所悔悟,原来生活可以换个方式过,人生可以换个方向走。如果不是死亡的逼迫也许他现在还和以往一样,夜以继日的工作,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公务,依旧没有空闲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妻女。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触很深,这是一个来自死亡前线的一手报到,很欣慰的是他最终战胜了病魔赢得了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没有死亡的逼迫似乎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能做却一直没有去的事,直到时不我待时才落泪忏悔自己之前有能力做却一直没有去做的事。
后来我又看了杨绛写的《走到人生边上》,这一次的阅读和上一次的相比,明显觉得从容了很多,没有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更没有那些对过往的忏悔。对于死亡,她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仿佛活着和死去没有什么区别,她觉得有生就应该有死,有开始就应该有结束。这是一个智者的哲学,我们一般人启能悟得到。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功名利禄通通的放下,把个人的哀怨情仇一律既往不咎,这样坦然活着的人怎能不让人叹服?
后来又读了《我们仨》之后,我对杨绛先生又多了一份敬意。像这样的女子,这样的妻子,这样的母亲,世上少有,面对人生的每一次低谷她都能从容不迫的度过,她的性情永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哪怕是面对真正死亡的时刻。
后来我又读了余华写的《活着》,开始试着探索活着的意义。有时候读一本小说就普通读一个人的一生,读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和自己的现状对照起来,似乎想要从作者的笔下寻找一些关于人生的启迪。
人到底是糊涂点好还是明白点好,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有时想要明白的时候却很糊涂,想要糊涂的时候却很明白。就像太极图一样,糊涂中带有明白,明白中又蕴藏糊涂。太明白或者太糊涂都不是特别好的事。古人云:大智若愚。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能看明白一切却又装作不知道继续悠然自得活着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时常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把每一天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过,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荒废”一般类似的话都是出至于那些励志的读本中,说实话我也读过不少。后来我想倘若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这样不就有点杞人忧天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大好的时光都用来对付死亡岂不是要荒废很多光阴?我觉得适时适事的去正确的看待生死即可,没必要弄得那么紧张兮兮的。自从我做完那个将死的梦之后,我便为自己设立一些梦想或者说是前行的目标,我怕死亡真的来临时我会无措,我会害怕,我会哭泣,我想坦然面对,我想坚强的面对,我想直面死亡的来临。
刚过去的七夕夜,我过的和很多人都不一样。我第一个想到的人是“卡西莫多”,就是雨果笔下的丑八怪,他对爱情的态度是那么的决绝,不惜用生命践行。他面对死亡的抉择是那么的毫不犹疑,那么的毅然决然,那么的心甘情愿,那一天全是他生命最后的狂欢。
生命最后的狂欢注定是属于属于小众人的。留给我们大众人的无非是,金钱的充实,利息的嘉奖,欲望的满足这就是大众人们人生最后的欢乐。
追求人生至高的荣誉,有时候不如放下曾经的执念,做一个能入世也能出世的平凡人,适时的把自己放在人生的边上走一走,感受一下生命的敬畏和最后的狂欢。
生命最后的狂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