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的一个很上进的人,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坚持的凌晨四点,没有强大的自律,更没有自律带来的自由,没有所有一切显而易见的成功。她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曾经在黄土地里流着汗,揪起一把把杂草扔在身后,走着沉重的,担忧的步伐回家,她忧心着干不完农活。这个人,是我老妈。
我和她诉说过我忧心着学不完的课业,她说这就她对农活的担忧一般,我开着玩笑说这是不是遗传,她会说,嗯,是这样的。在家的时候,我喜欢跟在老妈的屁股后面,她做什么我都跟着她,从屋里跟到屋外,从门前的水龙头跟到后院,活脱脱一只跟屁虫。现在离开家了,每天一通电话,我和老妈聊着天南地北,把所有能聊的不能聊的都聊了。我和她说,等我回去又要跟着她了,我都这么大了就是喜欢跟着她,要做一只老跟屁虫。
然而就算是一天一次的电话,我竟然也没能完全知道老妈一整天在做些什么。她现在到城里给别人带孩子,作为一名罕见的喜欢读书的农村妇女(至少在我们那里很罕见),我知道她有空的时候会读书。但是今天打了一通电话我倏尔觉得老妈比我上进多了,刚刚考完试的我兴冲冲地问老妈在干嘛,可能是平时那个点我一般在上课所以很少打电话给她,老妈和我说她在练字,再不练字就越来越丑了。
小学的时候班里每个人有一个小册子,专门用来记录成绩和班主任评价,然后还得拿回家给父母写建议和对孩子的评价。那时候村里的婶婶拿着我的小册子,对我说你妈妈的字比你老师的还好。当时内心很骄傲,老妈的字很好是事实,虽然她初中还没有毕业,但那时她作业本里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那个时候她的字隽永秀丽,后来显得越发刚劲,我很喜欢后来老妈的字迹,因为那样的字总能让人感觉到强韧。
老妈在电话里说,等你回来看看我的字是不是越发地不好看了?我和她说,写完了搁一阵再看,就好看了,我自己看自己的字就是这样。我问她练了多少,她说一天练一点已经有38张A4纸了。我听着她边和我打电话边整理她的38张纸,哗啦啦的声音格外动听,我说,老妈,你怎么这么上进呢,我一没事就想着玩。
我想起了老妈时常和我说的一句话,我和你一起长大,因为有了你,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我。她说年轻的她很傻,因为有了我才慢慢地思考,怎么样才能教好我。而我又何尝不是小时候很傻,因为她的教导才显得不那么傻。或许很多关系就是这样往复循环,但如果不是她的先行思考,我应该会在很多地方停止不前。
当我娱乐的时候,我喜欢看无脑电视剧,或者做些毫不费脑的脑残活动,除了哈哈大笑就剩不下什么。老妈娱乐的时候,她喜欢看一些生活类节目,在脑子里把各种情节捣鼓捣鼓,然后还要和我进行分析,讲解她的见解,我时常想这样子多累啊,看个电视都不休息,可是这却是她的乐趣所在。她甚至还会用看到的情况来分析现有的生活情景,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我时常能感觉她的思考使她不断地在前进。我所习惯的,就是在遇到问题时直接选择忽略,而她却是一遍一遍地去思索,直至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小女孩成绩很好,因为她妈妈高中毕业平时可以辅导她,然而有一天她对她妈妈说,这事情老师都不让我做你为什么让我做,你又不是我老师。她妈妈无言以对,从此小女孩过上了自认为很轻松的日子,后来高中都没考上。在小女孩的惊人语录流传到我老妈这里的时候,别人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她却想着如果我说出这话她该怎么回。
后来她和我说,如果是她,会这么说,虽然老师没有叫你去做这件事情,但如果你去做了,得到收获,得到提高的是你自己,你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老师让你做,而是因为你为了你自己去做。然后她和我说了一句,响鼓不用重锤,她已经尽力了,如果孩子能听是好事,如果孩子不听,那就让她平平淡淡地上完学,出来该干嘛干嘛,她说她养个孩子的理想就是孩子能出色那很好,不出色的话也要开开心心的。
我活到二十岁,在老妈的道理指导之下,觉得她说得分外有理。
网友评论